清定上师传


清定上师 隐尘回忆录之一

[ 发布时间:2015-01-14 | 浏览:3147次 ]

第一章 幼年时代
(一)引言
前些天,听演法师告诉我说:上师,有的记者、作家、僧众敬求您老人讲一讲个人的经历。因为我佛事多,繁忙,欠大家一份心愿。演法师今日又再次告诉我:这些客人在方丈室等上师几天了,大家再三请我敬求您老讲一讲出家前后的经过。”“哦!已等我几天了?我真感谢大家这番好意。我过去的事已经去了,现在的事我正忙着去做,我年纪大了,很想为众生做点世法、佛法需要做的事。佛教将来的事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做。我没有什么可讲的、可写的,我这辈子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,也没有做过令人憎恨的小事,不要耽误和浪费大家的好光阴,我的所作所为,们僧众、佛弟子们都悉知悉见。我这个修行人,只注重修行,用功辩道,好好持戒、精修、苦修,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之苦为已任,爱国家教爱民,为祖国统一精进修持。说一丈不如行一丈,只要有恒心、有毅力、能吃苦,什么事都能办到。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人和事,勤劳就是人生的美德,不管是体力劳动,还是脑力劳动,不管是学佛教还是学道教、儒教,多在上加倍努力,无论干什么事,重于力行,定能成功。我过去的事只不过如水上的波,如尘影、梦境。说吧,也只不过是对水波、尘影、梦境的回忆。
(二)昔日的家乡
我的俗名叫郑金山,俗家在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高枧村。三门县是个农业县。解放前,我们那个地方的人,靠种田做庄稼来吃饭穿衣维持生活,没有什么大的出产,人民生活很苦,中等经济家庭的农家半农半商,有的做粮、油、盐、布料等日用生活这类的小买卖。普通穷苦农户因本地没有多大的出产,庄稼收成较少,生活艰辛,农闲了就到外地做帮工,这些已成为我们家乡人民生活的经济来源。我童年时,曾和我的小伙伴们一块儿玩,跟着农民唱几首民歌:李老二,打长年,老头儿,打长年,光吃饭,不要钱。家裳钱。衣裳烂,自己连,要想成家难上难。我家乡有钱的富人不多,那些有钱的人呀,他们有了一分钱想二分钱,他们有1万元想100万元,放高利贷,剥削劳苦人,欺压老百姓的罪恶,罄竹难书。穷苦农家租富人的田种庄稼,一遇天灾,庄稼没有收成,连地主的租谷也交不够,有的被逼得卖儿卖女、妻离子散。唉!穷苦人的生活苦很呀。有钱的富人供儿女读大学,出国留洋,当大官享大福,享尽荣华富贵,玩不完的格啊!普通穷人家占我们家乡人口的95%以上,没有钱供养儿女读书。因此,我的家乡在解放前,读书人少,有文化的人更少。当时流传4首民歌。一首:农民苦,农民苦,天亮就下地,摸到起更鼓,腰酸骨头痛,不敢向谁拆。农民苦,农民苦,腰间别弯刀,手里拿锄头,歇气带砍柴,锅里无米煮。二首:尖尖山,二道坪,茅草棚棚笆笆门。要想吃碗干饭,万万不可能!三首:雪山高,河水长,租比雪山高,夜比河水长,富人一餐饭,穷家半年粮。四首:租子重,利钱高,苛捐杂税,像牛毛。解放前,我家乡算是人究地薄、文化落后的典型农业地区。
(三)行善人家
我的祖父在高枧乡是出了名的郑善人,我的祖父、祖母子高枧村这块贫穷的地方一辈子种田为生。农闲了祖父闲不住,见村里、乡里哪个地方的桥断了就去搭桥,哪个地方的路坏了就填补坏路。路过的人叫他郑善人,谁家有红白喜事祖父就去帮忙。
我的祖父、祖母一生乐于助人,生活很俭朴,对别人、对有利于民众、邻里之事都很慷慨地去做,宁肯自己吃亏吃苦,总要去帮助贫苦人家。他们一生持身涉世,敬以处事,诚以待人,遇有不顺心之事,惟一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。祖父对村里人总是敬老怜贫,排难解忧。他每每教训后人:要惜福修德,不道别人长短,做一个有利于别人的人。祖父对人耿直,不善逢迎,常对儿孙辈说:为人作事无论如何要给儿孙积些阴德,我们郑家人,多少辈子没有和别人打过架。常叮咛后人,纵然自己吃亏,也不要违背郑家祖祖辈辈教训出来的家风。祖父爱读佛教的经书、古书,爱读书人,节衣缩食,供养我父亲念书,使我父亲成为一名知书达理、富有理想的清末秀才。
我的父亲平时常到深山里去敬拜寺庙里的高僧和念经,在深山里采集中草药回家,并自学中医与按摩针灸,在家里坐堂给乡里的老百姓治病。日久我父亲就成了大众恭敬的坐堂中医老人。   (四)祖父家训
(一)良心要紧。有良心,有善心的人,一生吃不尽,到处有人尊敬。不要看那些当官之人欺压百姓,宦海沉浮,吃斋念佛也徒然,心好才能受到皇帝、老百姓的尊敬。
(二)品行端正。从来有三品,持身端正为良。欺贫、侮法、枉法没什么好处,也不是什么专长。要光明正大、堂堂正正做人。
(三)孝养父母。惟尔父母之恩,终身报答不尽。新意欣欣子色温,便见一家孝顺,小鸟尚知根本,人子应对父母亲长思念。
(四)友爱兄弟姐妹。兄弟姐妹分形连气,天生羽翼是也。为心不齐,七长八短产于私心。酒饭结交展品姓,无端骨肉喧哗。莫为些小利竟分家,百忍千秋佳话。
(五)和睦乡邻。风俗何似近古?总在和族睦邻。三家五户要相亲,缓急大家帮衬。是非与分拆散,结好不异于朱陈,莫恃豪富欺贫,各家有事常相问讯。
(六)教训子孙。子孙为何贤知?父兄教训有良方。家财万贯不知教子有方,不读书的,也要读书。不能、不许闲游放荡,玉不琢不成器,雕琢方能成美器。姑息非为慈祥,教子须知窦二郎(窦十郎指窦禹钧。五代后周渔阳人,与其兄禹锡以词学闻名,累官司右谏议大夫。曾建义塾,延请名儒以教贫士。家中藏书甚富,五个儿子相继登科为进士,号为窦氏五龙。俗传五子登科,即出于此,遂成后世教子成才的典范。)
(七)怜惜孤寡。天下穷民有四种人:指鳏寡孤独。要爱护他们,给他们行些方便,积些阴德福无边。
(八)婚姻随宜。儿子前生之债,也宜随缘分还他,生活人俭莫从奢,重在和睦兴家。
(九)奋志芸窗。坐我明窗读书、学习,诵读不分昼夜;桂花不上懒人头,刻苦便居人之上
(十)勤劳本业。天下事有本有末(古代以士农工为本业,以商为末业),还须务本为高。百般做作尽糠糟,纵有便宜休贪占。有田且勤尔业,一艺亦足自豪,栉风沐雨莫乱劳,安用许多技巧。
(五)乡亲们称郑善人
我的父亲郑兴安,家乡高枧乡的人都称他郑大爷。母亲李婆婆,俩位老人均是虔诚的佛教居士。对人很慈悲善良。我父亲从不饮酒、行为端正,口业清净,长期吃素,以祖传针灸为业。我父母很节俭,穿的是粗布旧衣衫,吃的是粗茶淡饮。以救济无衣无食的穷人为急务,高枧乡村邻里有的因丧事无法殓葬的,父母就施衣棺木,有的兄弟分财不均而争诉的,父母就出以钱补助不足的一方,以致感动他们兄弟惭愧而互相推让。对有的儿女不供养父母,他们就恭请年老无力的老人到我家吃饮度日。直到把不供养父母的儿媳感动得从我家接回其父母,从此孝顺。
高枧乡的人都称我父亲为郑善人。有一年秋天我家的稻谷黄了,请农民去割稻。有一天我母亲见贼割稻子,反而不声不响地避开回到了家。乡亲们觉得很奇怪。后来我母亲解释说:俗话说:树活皮,人活脸,树要皮,人要脸,人,谁不要脸皮呢?人,谁自愿作贼呢?都是因为天灾火祸,迫于没有办法,穷里穷得无法活,才到我家田里偷割稻子呀,应该宽容呀!后来作贼的人知道我母亲如此的仁慈,也被感动得革面洗心,从此不再做贼,成为勤劳为善的跟着母亲学佛的居士,亲友们称我母亲为活观音菩萨,教化人心。
我父母平日就在高枧乡的多宝讲经寺去拜佛,听法师们讲经念经,教化乡里人多行善事。我读大学时,放了寒间时常到三门县中学给学生们讲课,当教师。有一年三门县受旱灾,闹饥荒,很多乡里人无法生活。我和父母便便拿出家中节存稻谷,一部分分给家里有老人、小孩、断炊的穷人家,一部分借给穷人。到了第二年,高柿乡连受旱灾,歉收,以致上年借谷的人都无法偿还给我家,到我家表示歉意,我父母并不向他们要求偿还欠谷,还招待他们在家中吃饮。当众把乡人们借的债券完全烧成灰烬。对他们说:我家中节存的稻谷本来是预备受灾时救济大家患难之用的,并不是想囤积图利。现在我把你们欠的债务了结,希望你们不要再放在心上。过了两年,高枧乡又遇了大饥荒,我父母出尽了大量的家产,办理大规模的施粥,嗷嗷待哺的饥民,赖以救活性命的,不下千人。第二年春天,我父母又施出大批的粮种,分赠给贫穷的农民。有人对我父母说:郑大爷,你救活了很多人,阴德实在太大了。我父亲回答道:阴德里阴里作的,只能自己知道,是不让别人知道的,我做的事你们都知道,哪里还谈得上我有阴德呢?后来,我们兄弟三人都考上黄埔军校,乡亲们都认为是我父亲郑大爷积德的果报。真是积善之家,必有侠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侠殃。我父亲信仰佛教,他常说:佛教好,人不学佛,不明理。我父亲去世时,乡亲们听了都痛哭流涕说:为什么老天爷不让我们替郑大爷死?让郑大爷这样的大善人活着,我们才能生活下去。当时参加送葬的人很多。郑家的几代人深明佛明,所以在家乡和社会上能力行善事。我们毫无求名邀功之心。
(六)父亲是个佛门弟子
我的父亲名叫郑兴安,是一个信仰佛教、戒杀、盗、***、妄、酒五戒居士。光绪二十攻年(1901)年,清政府被迫同英、法、美、俄、德、日、意、奥八国,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。主要内容是:清政府赔款白银4.5亿两,以海关等税收作保,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;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,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;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,允许各国驻兵保护,不准中国人居住。《辛丑条约》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,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。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人统治中国的工具,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。
我就出生在这个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的时代。战争期间失业的人很多,找一个吃饭的事做很困难。父亲凑点钱开了一人药铺,以祖传中医、按摩针灸的技艺,靠当乩擅的,有信外道的,有信儒教的,有专门愿办慈善的,也有喜欢劝施舍的,虽同劝改恶向善,教化人心,而各人的宗教信仰却都不同。我父亲信仰佛教,经常早晚念佛经,像祖父一样是个修行人,同时又是坐堂中医,终日忙于给人治病。我小时候,父亲常教我念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;常以佛祖、佛经教化人们,给人们讲述佛陀真理,纠正错误信念,笃信佛教经书。
父亲家戒:
一、戒游荡;二、戒赌博;三、戒争讼;四、戒攘(偷)窃;五、戒符法;六、戒酗酒。
父亲和一位教书的先生极为友好,他姓李,我们叫他李大伯,他眼光看得很远。常对我父亲说:存钱招祸,做官危险,不买田,不存钱,做好事,做善事,学手艺好些。他意思是不想升官发财,要学一门手艺,将来以一种技术去谋生活。我父亲的思想比李大伯较进步一些,父亲教育我们:读书可以,做官也可以,但要当清官,不准做伤害人民的事,不准买田置地。因此,我们兄弟三人虽官拜少将,却未买一方田,造一间房。
(七)我的母亲
我的母亲姓李,人称郑李氏。当地年龄比母亲小的人,叫母亲为郑大婶,母亲很贤惠。有一年,祖母患了肝炎,到三门县和南京市医治,都医治无效。母亲日夜上天叩头祷告,发愿放1000生灵和印关《放生文》1000份;并祈求减自己的阳寿来给祖母添寿。后来,我祖母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。当地人都说母亲是观世音菩萨性格,尤为敬老爱幼。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,外祖父是个秀才,常教母读书。因此,母亲念过很多书,擅长吟诗作画,母亲曾对我说,她最喜欢李白的诗。现然我还记得,有一次母亲在灯光下一边给我做鞋子,一边教我念李白的诗。母亲最喜欢李白的诗篇之一是《长相思》。这首诗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:
长相思,在长安。络纬秋啼金井阑,
微霜凄凄簟色寒。孤灯不明思欲绝,
卷帷望月空长叹!美人如花隔云端,
上有青冥之高天,下有绿水之波澜。
天上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长相思,摧心肝!
母亲时常同父亲带我们兄弟三人上庙子拜佛烧香,听老法师们大雄宝殿念经、讲经、说法。我母亲有一双巧手,村里人常请她绣花鞋。有时,村里的大姑娘们要出嫁了,就求母亲给做花衣服、花鞋子,有的老人的寿衣也请我母亲做。乡村里的老人们都称我母亲为贤大嫂。母亲亲手经我们三兄弟缝制衣服,很节俭,哥哥穿破旧的衣服,给我这个老二穿,我穿过的又给弟弟穿,就这样穿下去。父母的亲戚朋友经济都很困难,但知道我们三兄弟穿鞋多,常背一大麻袋的手纳布鞋底送给母亲。那是有手拧麻绳一针针纳出的布鞋,鞋底又硬又大,我们穿在脚上,走起路来坚实而牢固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我的俗家有着一种很温馨的气氛。我们三兄弟是母亲的心头肉。母亲不仅爱自己的孩子,也爱别人家的孩子。素不相识的孩子走在大街上,母亲只要看到那个孩子在哭,或者鞋带掉了,就会马上去给他擦眼泪、系鞋带,特别疼爱小孩子。
(八)母亲生我前夕的梦
母亲常对我说:全山,我生你的那天是大晴天,太阳很大。很奇怪,生你前的第一天晚上(即冬月十六日)我做了个梦,梦境是:一个身材高大的军人,身着黄军装,骑着一匹白黄花马到咱家门口,把马拴在门前的一棵大柏树上,要进我家借宿,当时我在门口大着肚子站着,军人对我说:大嫂,行行好,今晚在你家借住一宿吧,我对军人说:对不起,我家房间少,没有住房,你另找别家吧。那军人再次对我说:唉!我们当兵的,还不如当和尚的,和尚能找个庙子安居,当兵的却找不到一间房子借住一夜。多么可怜呀!大嫂方便方便吧,就让我在你家院子里借住一夜吧。这时你爸爸回家正走到家门口,我对他说了这件事。你爸爸同意晚上和军人睡,让那军人住在我们家。第二天,军人早早的便骑着马,到三门县一个庙里出家了,剃了头发,身上披着袈裟,这时我的梦醒了。第二早晨正是冬月十七日,吃早饭时,我就生下了你。全山啊!你刚生下来哭声很大,小眼睛东转转、西望望,充满了好奇的目光。母亲那个时候已经28岁了,我生下来没有几天,母亲就没有乳给我吃了,只好天天做米粉汤喂我吃。为了养育我,母亲起早睡晚,日夜不眠,受了许多苦。这个梦是我读小学时母亲告诉我的。
(九)半岁婴儿叫善战
生我的那一年,年月不好,闹饥茺的地方多,民众生活都很困难,家家户户过着苦日子,我病过多次,幸好父母亲把我的病治好。听母亲讲,我一岁多不会叫爸爸、妈妈,只会喊善哉,善哉两个字。每当母亲把米粉汤喂了后,我就高兴地笑着叫善哉……善哉。起先,母亲听不懂,后来父亲对母亲说:这二娃在喊善哉!我的嘴里头仍然是叫善哉、善哉。其他的话教也不会喊,善哉二字不教而自会喊。后来,我母亲对我件事感到奇怪,为什么这娃不会叫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,只会叫善哉呢?于是,我母亲就去就我们县里一个古庙的老和尚。那老和尚对我母亲说:你的孩子,前世是如来佛的弟子,生下来有佛性,有善根。长大了,若当官,一定会当个大慈大悲的清官,若不当官也会当个释迦世尊的大弟子,普度众生之苦,济世救人,教化人们行善事,不作恶事。母亲听了此话特别高兴。此后,只要我喊善哉两字,父母跟着我叫善哉,欢喜极了,一岁多我才学会叫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。母亲常对人说:这二娃本性善良,身体瘦弱。在我们三兄弟中,母亲对我特别疼爱关心。后来,母亲经常带我到古庙里拜佛,给菩萨烧香,敬求佛祖保佑我好好念书,没有病痛。待我懂事后,母亲把我婴儿时学说话的情况全告诉了我。小时候,我会说的最讨人喜爱的话是善哉、善哉!
(十)同胞三兄弟
我们只有兄弟三人,没有姐姐、妹妹。我的哥哥名叫郑济时,比我大三岁,弟弟名叫郑克天(法名清惠,已圆寂了)比我小七岁。
我们兄弟三人读书很刻苦、勤奋,家乡人叫我们郑半夜。哥哥郑济时常读书到深更半夜,是学校有名的状元生。在哥哥的带领下,我和弟弟郑克天各科成绩都是学校的前几名。我们兄弟三人读的是三门县有名的每六中学,教我的老师是出了名的好先生。哥哥郑济时常对我和弟弟郑克天讲:人的天职在探索真理。探索真理的过程,可以在社会、自然界直接观察,也可以在实验室做实验,便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前人以及今人积累的经验。而且,任何科学的发明创造,都是提出了新问题,又解决了新问题的结果。新问题的提出,又是从新的角度,在旧问题中提出来的。而旧问题,又是前人经验的积累。前人的经验都体现在书本中,那就必须用功读书了。被后世称为圣人的孔子自己说:圣则吾涌,我学而不厌,教而不倦也。孔子是以身教人的,身教的内容不过曰好学。他屡次称道颜回,也只说他好学而已。古人称饱学之士为学富五车读万卷书,甚至是书橱。现在,有人认为是知识爆炸时代,各种科学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,因此,五车书、万卷书,显然无济于事了。哥哥郑济时书读得比我和弟弟郑克天多,用起来就比我们本事大得多。我们家乡人常称他读书是韩信用兵,多多益善。哥哥时常教给我和弟弟学习方法。
我们兄弟三人学习诸葛亮略观大义的融会贯通,学习苏东坡读书、抄书。抄书比读书印象深刻。我们把学习心得抄录存放;任何书不可能句句是真理,没有必要整本书全抄,抄你体会最深、最重要的。哥哥郑济时常教导我和弟弟读书不仅要积累知识,而应是学以致用。孔子称道颜渊好学,亦只称其不迁怒,不贰过,说明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。所以,有人说:学之染人,甚于丹青。黄山谷说: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,则尘俗生其间,照镜觉面目可憎。哥哥郑济时常教导我和弟弟不要成书呆子。哥哥很爱护和关心我与弟弟郑克天;我和弟弟也很敬爱哥哥,三兄弟骨肉亲情如手足。
(十一)我的父母很孝道
我的祖父活了89岁,临终时手捧着佛珠微笑寿终。我父亲为了祖父的丧事,把卖中药的钱和家中的粮食全用于办丧事、诵经、扎纸人、烧纸钱,尽了一切孝心。亲友们都劝我父亲:你三个儿子读书要花钱……”我父亲说:老人只死一次,财产是人置的,钱是人挣的,只要有人,有劳动的双手,就能挣钱,我要对得起养育我的父亲,这不怕穷!祖父的丧事办完,我的父亲欠了债,家里谷子也吃完了。后来粮价降了两倍,我父亲给人治病来养活我们。我的父亲对老人很孝顺,对儿子们读书也尽心尽力,四处借钱也要供我们兄弟三个读书。我们兄弟三人也很刻苦努力,我每天放学回家还要放牛、采集中草药,节假日回家做农活。我的母亲很慈爱,总千方百计地给我们兄弟三人做一点好吃的东西(父母舍不得吃一点),我看了不忍心自己一个人吃,也舍不得吃,留给弟弟吃。母亲知道我的心意,我就对母亲说:东家姨妈给了我好吃的了,我不吃,我吃得太饱了,一口吃不下去,给弟弟吃吧。母亲常对邻居阿姨讲:我二娃很懂事。家里好吃的都舍不得吃一点,年纪又小,身体弱,常生病,在外读书又用脑,回家忙着帮助我干活,我怕二娃吃不饱,睡不好,累坏了。当妈的不放心。
我家里穷,兄弟三人很听父母的话。闲时,我就坐在妈妈的身边看她给我们做衣服、做鞋子。每年大年三十夜,我母亲把一双双新鞋子,一件件新衣服给我们,叫我们正月初一穿上,迎接新的一年的来到。我们兄弟三个都舍不得穿母亲千针万线做的新衣服、新鞋子。母亲对我们说:你们新年不穿亲衣服,不穿新鞋,到亲戚家去,不是叫人家笑你父母吗?我们穿着母亲做的新鞋,脚上走起路来很劲,硬梆梆的不怕石头砖块跌脚趾。穿着母亲做的新衣服心里很自豪。我们的母亲手巧,我们有慈爱的父母,与同龄人相比我们太幸福了。
第二章 童年·少年·青年
(一)回忆童年过端午节情景
这个时候,我特别想念家乡和自己的亲的,父母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,有时整夜在梦里,同父母兄弟在一起,把我引进了童年时代的回忆。我小时候,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,我们三门县的民众都要组织划船会。这天,在三门县的大河里要放几百上千只鸭子,让人们在滚滚的河流中,划着船,像青蛙一样游着去抢鸭子,看谁抢的鸭子多,比划船的技术,看谁的游泳技术好。我们兄弟三人最喜欢去看端午节的划船会。我的父母在端午节这天不管有多忙,都要放下家事,带我们三兄弟去看划船会。当我们看到划船和游泳的高手们抢着鸭子时的高兴欢乐情形,我们也高兴极了。这是我童年时代同父母兄弟最欢乐的时刻。鸭子抢完了,划船会结束了,父亲让我们三兄弟坐在河边休息,父亲一边给我们讲述屈原沉江的故事,一边给我们兄弟三人每人买个米花糖吃。我和哥哥郑济时就坐在父母的左右两边,弟弟郑克天就坐在妈妈的身前,听父母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。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。
父亲对我们说:屈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,生于楚国,是楚国的大夫。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后,一直受秦国欺负。屈原劝楚顷襄搜罗人才,远离小人,鼓励将士,操练兵马,为国家和楚怀王报仇雪耻。屈原的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,反倒招来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,他们在楚顷襄王面前诬陷屈原,说屈原的坏话。楚顷襄王听信子兰和靳尚等小人的话而大怒,把屈原革了职,放逐到今天的湖南去。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、富国强民的打算,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,遭到楚顷襄王的革职,屈原想不通,简直气疯了。他到了湖南以后,经常在汨罗江(在今湖南省东北部)一边走,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。附近的庄稼人知道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大臣,都挺同情他。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夫。很钦佩屈原的为人,但就是不赞成他那闷的样子。有一天,屈原在江边遇到渔夫,渔夫对屈原说:你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?屈原说:许多人都是肮脏的,只有我是个干净人,许多人都喝醉了,只有我还醒着。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。渔夫不以为然说: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,就不该逢命清高;既然别人喝醉了,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?屈原反对说:我听人说过,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,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,我宁愿跳进江心,埋在鱼肚子里增,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,去染得一身脏。
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,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,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,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。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,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。可是一片汪洋大水,哪里有屈原的影儿?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,也没以找到屈原的尸体。屈原死后,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,其中最著名的是《离骚》。他在诗歌里,痛斥卖国的小人,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,对楚国的一草一木,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。后来,人们认为屈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,世世代代人们都纪念屈原。为了纪念屈原,教育国民爱国爱民,就把每年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。
父亲给我们三兄弟讲完了端午节的来历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后,父母领着我三兄弟去一家小饭店吃了午饭,又带我们到三门县的岳庙。中国老百姓家家户户,连三岁的小孩也都咒骂的宋代卖国贼秦桧,敬仰民族英雄岳飞。卖国贼秦桧陷害民族英雄岳飞,岳飞被秦桧害死后,监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藏起来。直到宋高宗死后,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,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,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庙。岳庙的大殿里,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,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上,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,使人肃然起敬。在岳飞墓门对面,还放着用生铁浇铸的秦桧、王氏、万俟卨和张俊四人反剪双手的跪像,反映人民对民族英雄人敬仰和对卖国贼的憎恨。我们看完岳庙后,父亲对我们三兄弟说:中国人最仇恨卖国贼,最敬爱民族英雄,一个中国人有责任保卫国家和人民。爱自己的祖国,爱祖国的人民,爱人民就等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,爱自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、大好山川。像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的死重于泰山,像秦桧那样的害人卖国贼而遗臭万代。
我从小就受父母爱国爱民的教育,我热爱祖国,热爱人民,我的肩膀不愿意为卖国贼扛枪,我的手不愿为卖国贼做事,我郑全山决不愿为卖国贼效劳,我不学屈原沉江自杀,我也不让卖国贼把我害死,我想起我的启蒙老师的旅顺:郑全山,这名字取得好,将来建设大名山。我愿在



打印  |  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