俱舍论颂疏讲记


《俱舍论颂疏》第四讲

[ 发布时间:2015-02-13 | 浏览:6391次 ]


我们讲到迦湿弥罗结集,讲完了。这个是根据玄奘法师的《大唐西域记》的。我们说圆晖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再传弟子,有他的传承。前面的“末田乞地于龙宫”,这个公案也是出于《大唐西域记》。玄奘法师座下,讲《俱舍》的最有名的三部:《俱舍》的《光记》 、 《宝疏》,另外就是这部圆晖法师的《颂疏》 。所以说这个是有正规的传承 。 《大唐西域记》里边载的东西很多。昨天我们也讲了,佛的诞生地蓝毗尼园也是靠《大唐西域记》的地理的位置推寻才寻到的。这部书的价值很高。另外一部可以推荐的,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,这个也是玄奘法师的传记。这本书也值得看,玄奘法师到印度去,路上经过的千辛万苦,都写得很仔细,印度学法的情况,也很详细。

我们今天接下去了。昨天讲了十万个颂解释素怛缆藏,十万个颂解释毗奈耶藏,再十万个颂解释阿毗达磨藏。这三个十万,前面两个十万颂本子没有了,现在已经不存在了。后边的阿毗达磨藏的十万颂,就是玄奘法师带回来了,翻译成《大毗婆沙》二百卷,这个现在我们藏经里还有。

世友商确,马鸣采翰,备释三藏,悬诸千古。法云重布于遐方,佛日再晖于沙界,传灯之盛,斯之谓焉。

在结集《大毗婆沙》的时候,主要的是世友菩萨为首,有些问题都由他来商量确定。 《大毗婆沙》有四个评家,世友尊者就是其中一位,也是主要的一位,这里是强调世友尊者的重要性,它说一切都是由他来主宰,由他决定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不对的。在《大毗婆沙》的文里边,有四大评家,法救尊者、妙音尊者等等,世友也是其中的一位。“马鸣采翰”,马鸣他是执笔,把它写下来。采翰,翰就是笔,马鸣拿了个笔。这都是那些名家,为主的是世友,马鸣是执笔的,拿笔的。“备释三藏,悬诸千古”,他把三藏都解释了。因为这是三个,解释素怛缆的,解释毗奈耶的,解释阿毗达磨的,都解释的。但是我们留下的只有论藏,经藏、律藏这是我们福报不够已经没有了,没有传下来了。总算论藏还在。书写好之后,它就是“悬诸千古”,古代的著书,他是特别强调,他说个法结下来之后,是千古所希有的——古代一千年之前,千古之前,没有这么样子的,这好像是有点过分强调。我们采取的意思,就是悬诸千古,就是流传于千古后代,过去当然是很多好的还有了,对后来世确实很名贵的,不容易再有这样的著作出来了。

法云重布于遐方”,佛的法的云,云是比喻,佛的法,就是重新遍布于很远的地方。因为佛在世的时候,或者以前的大菩萨在世的时候,整个的佛教很盛,到处弘扬,这个传得很远。后来,我们的佛教史里看到了,后来的一些婆罗门教就兴了,佛教衰败,很多的寺院,因为辩论的失败,而归于他们去了,很多的信徒改信他们的,这个就是佛教衰败的现象。这个时候,经过迦湿弥罗三藏的结集,把这个法完全整理完备了,这样“法云重布于遐方”,重新地四方流布,就是说这个法盛的情况。“佛日再晖于沙界”,娑婆世界,佛的太阳再重新地放光明,本来这个外道的侵犯,佛的光明慢慢地减弱下去了,这一次整顿了三藏,佛法重新再放大光明。“传灯之盛,斯之谓焉”,传法的盛就像这样啊。那是尽量地赞叹当时迦湿弥罗结集的效果,影响之大。

五百罗汉,既结集已,刻石立誓,唯听自国,不许外方。勅药叉神,守护城门,不令散出。

五百个阿罗汉结集之后,这是很名贵,他就刻在石头上,立个誓,发什么誓呢?就是只能允许本国的人学习,不能带出外方去,不能传到外面去。这个有什么原因?就是怕外道偷,并不是小气。当时的阿罗汉因为外道很盛,就怕他们拿去这个东西之后,破坏佛教。

因为我们知道,过去的婆罗门教,后来就改成印度教。这个婆罗门教,佛在世的时候,把它辩输了,就是失败了,一蹶不振。但是后来的婆罗门里边有许多有学问的,采取了佛教的教义,重新把他们的婆罗门教的教义修改一下,又重新兴起来了。就是他们把佛教的现成的教义充实到他们的里边去,那他们的号召力就大了,甚至于他们把释迦牟尼佛认为是他们第七位,还是第几位圣者,把佛教包在他们里边去了。这样子,印度教的势力就很大。就怕那些人再把这个名贵的三藏偷了去,又来破坏佛教,所以说只许本国的自己学,不准外面的人拿出去。当然要来学是可以的,不准带出去就是,来学的当然是要经过考核了,是佛教徒,要眞正的佛教的。

勅药叉神,守护城门”,因为他们阿罗汉有神通啰,就命令那些药叉,守护这个门,不准人家带出去,“不令散出”。我们在讲佛教史的时候,就说过一个公案,在世亲菩萨的传里,好像有这么一个事情,因为时间久了,我也不一定记得很清楚。就是当时有一个出家人,他为了把《大毗婆沙》流诸四方,就是里边学了好几年,学好之后,他要回来,他当然书不能带出来,他是背的,全部背了,这样出来。他跑到门口,药叉就大吵大闹就叫起来了,大家听了药叉的声音,大家就跑出来,看有人要出去,那不准,把他拉回来。拉回来呢,他就装疯,人家问了半天你干啥,他就是疯头疯脑,人家看到个疯子就算了,不去追究了。这样子,过了一段时间,他又偷偷地要出去,那守门的药叉又大叫,惊动了那些国内的人,他们又把他抓住。抓住之后,他又装疯,他们搞了半天,看是个疯子,也就随他去了,放掉了。第三次他又偷跑了,药叉神不叫了。他说我叫了几次,你们都放掉他了,我也不高兴叫。就偷跑去了。跑出去之后,他年纪很大了,他就赶快叫他的弟子把笔拿来,我背下来,你们赶快写,趁他没有圆寂之前,把这个东西背完,要把它写完。这样子,结集的三藏,已经在迦湿弥罗之外已经学过一些了,已经传出去一点了。

造论缘起

然世亲尊者,旧习有宗,后学经部,将为当理,于有宗义,怀取舍心。欲定是非,恐畏彼师,情怀忌惮,潜名重往。时经四载,屡以自宗,频破他部。

世亲菩萨可能也接受过那些学说的影响,也大概学过一点。所以说世亲重往,后来又进去。“重往”这个意思,并不是说他已经去过了,他外边可能学过一点,再到里边,他们里边正规的、严格的,到底怎么回事,他再要去看一看,再去学一下。世亲菩萨,我们知道,健驮罗国,西方有部出家的。西方有部是比较自由的开放的,那里经部的学说,其它各派的学说都有讲学的,所以他虽然是有部出家,后来对经部学说学了很多,认为经部确实有道理,对有部宗派的意思,他感到有的地方是可取的,有的地方不如经部,应当要舍的,“怀取舍心”——就是要把有部宗义过分执着的那些要把它改掉,要比较最合理、恰当地把它建立起来。那么他要做这个工作呢,不是草率从事可以成就。到底是怎么回事?“欲定是非”,到底他们迦湿弥罗里边,他们是怎么讲的,到底对不对,还是要亲自去一下。但是他的名声很大,因为他也学过经部,不但是经部,其它的大众部什么的都学的,而认为经部的道理最好。世亲菩萨亲自去的话,那人家肯定要震动了,这个人来了,决定不是眞正地忠实于有部的。恐怕迦湿弥罗的那些人,“情怀忌惮”,恐怕有顾忌,有顾虑,所以“潜名重往”,他改了名字去。这“重往”不是以前去过了,他就是以前学过,这一次,再去仔细地学一下。

去了之后,“时经四载”,学了四年。世亲菩萨本来学了很多了,这四年里边,把他们里边的那些细节全部学透了。当然了,我们说印度的学法跟西藏一样要辩论的。在四年里边,“屡以自宗,频破他部”,他经常“以自宗”——他自己立的宗,来“破他部”——破有部。他自己的宗一般就是以经部的依据为多。世亲菩萨是以理为宗,那一个地方讲的他认为符合佛的原意的,就是以它为宗,那就是说没有偏见了。不是说我有部出家的,我什么都有部就是对的,也不是说他对经部感兴趣,经部什么都对的。其它的部派一样,只要他认为符合佛的意思的,他都采取,那么当然经部的采取的最多。他经常以自己的宗派,自己立的宗,主要是经部的宗,来破他们的有部。

时有罗汉被诘莫通,即众贤师悟入是也。悟入怪异,遂入定观,知是世亲,私告之曰:“此部众中未离欲者,知长老破,必相致害,长老可速归还本国。”

那个时候,在辩论的时候,有个阿罗汉,他经常把他问的没话说,“被诘莫通”。这个阿罗汉什么人呢?就是众贤论师的师父,悟入罗汉。悟入阿罗汉感到很奇怪,这个人怎么聪明智慧那么大,经常把一向被认为最高的有部的观点攻破。他就入定去观察一下。我们前面讲过,阿罗汉的神通要入定以后才能得到。他入定一观察,知道他就是世亲菩萨,就私下告诉他,他说我们这里的部众,就是有部里边了,并不是每个都是圣者。圣者当然不会害人的,没有那些恶心,烦恼心没有。但是里边还有一些没有离欲的,没有离欲就是没有证道的。那么这些人有烦恼的。既然这些人是没有离欲,要是知道你长老把他们有部的宗旨破掉之后,他们心里不高兴,可能要害你,因为他没有离欲。离了欲的,当然是不会了。

我们说离欲,一般就是证了三果以上,欲界的男女欲没有了,瞋恚心也没有了,就是得了初禅,定是初禅以上,果是三果以上。在没有证到三果之前,还没有全部离欲,欲界的欲还有一点点;瞋心还有一点点。当然圣者是不会害人了,但是主要是凡夫,那些凡夫比丘,他知道你破了,可能要害你。那么长老你可以赶快回去吧,还是回本国算了。世亲菩萨反正也学好了,迦湿弥罗的《大毗婆沙》基本全部掌握了,他也听他的话回去了。

于时世亲至本国已,讲《毗婆沙》 。若一日讲便造一偈,摄一日中所讲之义,刻赤铜叶,书写此偈。如是次第,成六百颂,摄《大婆沙》,其义周尽。标颂香象,击皷宣令云:谁能破者,吾当谢之。竟无一人,能破斯偈。

于时世亲至本国已”,回到本国,“讲《毗婆沙》”,他回到本国之后,就给大家讲《毗婆沙》的教义,“若一日讲便造一偈,摄一日中所讲之义”,他讲一天,把一天所讲的内容全部总结起来,用一个偈子来包含,那就是这个偈造得很巧妙了。一天讲的,我们说至少有几个小时,一偈、四句话把它包完。讲好之后,“刻赤铜叶,书写此偈”,一天讲好之后,用一个颂来总结,总括它,这个颂就写了赤铜叶——铜片片上。这样按照次第,一共讲了六百个颂,《俱舍颂》有六百个颂,“摄《大婆沙》,其义周尽”,他讲了六百个颂,把《大毗婆沙》十万颂的意思讲完了,摄十万颂。这个世亲菩萨的巧妙可想而知,把它道理全部摄完。

标颂香象,击皷宣令云:谁能破者,吾当谢之”,他造好之后,就把标写好的这个颂,背在香象的上面。我们说印度的象最大、最好的象叫香象,就是最优种的象。把香象上面背了那个颂,到处打鼓、“宣令”——宣传,他说:哪个人来破,“我当谢之”,这个“谢”在印度就是砍头了,或者做他的弟子。那就是到处找人家辩论,看你能不能破他的《俱舍颂》 。“竟无一人,能破斯偈”,这样子到处宣传,到处打鼓的宣扬,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破他一个字。所以这个里边,确实是不可破的,完全正确的。

将此偈颂,使人赍往迦湿弥罗。时彼国王及诸僧众,闻皆欢喜,严幢幡盖,出境来迎,标颂香象。至国寻读,谓弘己宗。

他既然感到没有人破了。“将此偈颂,使人赍往迦湿弥罗”,那就是世亲菩萨派人,找一个人把颂拿到迦湿弥罗去。这时候国王呢,世亲菩萨很有名气,世亲菩萨把他的《俱舍颂》送来了,是解释《大毗婆沙》的,把《大毗婆沙》的意义总括在这六百个颂里面。这个六百颂,我们说一下,正文六百颂是俱舍颂,加上序颂、流通的,一共加起来,六百零七个颂,正宗分六百个颂。

这个国王,跟他们国家里边迦湿弥罗国的那些僧人,听到这个世亲菩萨来做《俱舍颂》来弘扬他们的《大毗婆沙》,当然很高兴,“闻皆欢喜”,因为世亲菩萨名气很大,他来弘扬有部的《大毗婆沙》,那当然极高兴的。那是有部的影响很大——世亲菩萨都来赞叹,来弘扬。欢喜之下,“严幢幡盖,出境来迎”,仪仗队,幢,幡,盖,弄得很庄严的,亲自跑出国境,跑出迦湿弥罗国来迎接这个标颂香象,那是很重视这个事情了。“至国寻读,谓弘己宗”,请到他们国家去之后,马上去看,以为世亲菩萨来弘扬他们的《大毗婆沙》,高兴至极。

悟入知非,告众人曰:“此颂非是专弘我宗,颂置传说之言,似相调耳,如其不信,请释即知。”于是国王及诸僧众,发使往请,奉百斤金,以申敬请。论主受请,为释本文,凡八千颂。寄往果如悟入所言。此是第一明本缘起也。

但是“悟入知非,告众人曰”,悟入他是心里有底了,这个世亲菩萨他改了名字到迦湿弥罗国来,学了四年,经常辩论的时候,拿经部的意思来破有部的,怎么会弘扬我们有宗啊,他知道这恐怕不是那么回事。(04B)他就告诉大家说:“此颂非是专弘我宗,颂置传说之言,似相调耳”,他说你不要高兴了,这个颂并不是专门来弘扬我们有部的,你看看他颂里边,经常有“传说”这个话,这是有部的传说,并不是佛说的,也不是可靠的,就是“似相调耳”,好像来戏弄我们,并不是眞正弘扬。“如其不信,请释即知”,你不相信的话,你叫他解释一下。因为颂很略,里边深、透的意思还不一定显出来,那么请他做个解释,就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那么他们国王他们听了有道理,“于是国王,及诸僧众”,国王跟他们国家里边的僧人,“发使往请,奉百斤金,以申敬请”,国王跟僧众,就派个人,去请他造解释。古代的人对法是很尊重的,请他造一个批注、做个解释,供养他一百斤的黄金。这个我们想想看,现在一百斤黄金值好多钱,现在拿几两都拿不到。“以申敬请”,以表示他恭敬。请他做解释。

论主受请,为释本文”,这个我们世亲菩萨的传记里面学过了,他把那些钱都造寺院、供养僧人去了,他自己当然不要钱的。论主就受了请了,为解释他的本文,就是解释颂了,一共有八千个颂。那是解释要广一点。原文、颂只有六百颂,加了批注就有八千颂。这八千颂就是我们的《俱舍论 》。在印度是颂,我们翻过来就是长行。“寄往”,把它做好之后,也是送到迦湿弥罗去。“果如悟入所言”,等他们拿去一看,果然跟悟入所说的就是那么回事,很多地方是以经部来破有部的,并不是完全弘扬有部宗。当然许多地方,他认可有部的也不少,但是很多地方他有怀疑的,就是采取经部的意思。世亲菩萨也不是偏于经部,他是以理为宗,后面要说。不是说跟那个宗派有关系就用那个宗派,他是哪一个宗派合理的就用哪个宗派的。因此说他没有偏见。这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持的态度。

此是第一明本缘起也”,造《俱舍论》根本的缘起就是这样子。

明造论意

第二明造论意者,大意有三:一为众生断烦恼故,二欲令智者慧解深故,三弘持正法令久住故。

你造这个论有什么意思呢?有什么目的呢?大概有三个:

第一、“断烦恼”,这个我们说的,佛教就是以断烦恼下手的,断烦恼是主要的一个事情。阿罗汉把烦恼断完了,成佛把习气也断完了。习气是什么?就是等于说烦恼的气分。我们说茶壶,里面摆茶叶尽泡尽泡,泡茶的,这个茶壶以后就是倒点开水进去,倒出来的水还是有茶的味道。这是什么原因?因为茶的味道,很久很久熏在里面,吸到茶壶的组织里边去了。就是开水倒进去,也有茶的味道。你找不到一片茶叶,但是有茶的味道。阿罗汉烦恼断了,习气还在。佛呢,烦恼、习气全部断完。所以说断烦恼、断习气就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的断德。佛的三个功德,断德,就是断烦恼、习气的。造这部论也是要使众生断烦恼。

第二、“欲令智者慧解深故”,使有智慧的人,能够正确又深刻的产生他的智慧,那么是智德。佛的智慧也就是一切种智,所有出世的、世间的事情,一目了然,不要动脑筋,现量能够知道。这是智德。

第三、“弘持正法令久住”,我们每一次念经也好、法会也好,都是“法王宗喀巴,圣教日兴隆”,为什么?正法久住。佛教徒做什么事情都要存这个心,为了正法久住,“弘持正法令久住故”。那么这个正法久住有什么好处啊?正法久住,那就是众生得安乐,大家学了正法之后,依正法行持,当然不会受苦果,最起码人天安乐,最高的——出世的涅盘之果。下面分开讲:

(一)为众生断烦恼故

断烦恼者,欲令众生出三有故。有情沉沦,由惑未灭;欲求出离,须断惑缘;断惑正因,所谓净慧;论正诠慧,论主因之,故制斯论。故下文云:何因说彼阿毗达磨?举颂答曰:由惑世间飘有海,因此传佛说对法。故知造论,为断烦恼。

什么是“断烦恼”呢?使众生脱离三界。三有就是三界: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,跟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一样的。

我们说众生的沉沦,流落三界主要的原因是什么?“由惑未灭”,烦恼没有断掉。我们讲《印度佛学史》的时候,十二支的缘起,总归说来就是惑、业、果。因为烦恼推动,造业,造了业之后就感苦果,这样子不断地流转,三恶道的时间多,人天的机会少,就在那里不断的受苦,就是人天也是有苦。那么这个沉沦,受那个大苦。所以说最后他来个总结,“纯大苦蕴集”。整个的流转是一个“纯”——没有我的。这我们考过,流转生死是哪个在流转?没有我,就是五蕴——纯粹是五蕴,没有一个我。无始无终,你不修行的话,不但是无始,终了也没有。无始无终,受快乐还好,却是受“大苦蕴集”,那流转生死的苦不得了,所以说整个的缘起就是那么回事情。这样子的苦是怎么来的,就是烦恼。假使你要出离三界的话,一定要断烦恼,所以把烦恼要断掉。为什么烦恼叫缘呢?我们说业是因,眞正感果的是业,烦恼是疏一点、远一点,这个业是烦恼推动造的。所以烦恼对果来说是个缘。

断惑正因,所谓净慧”,那么你要断烦恼,断烦恼的眞正的针对它的一个因——断惑的因是什么?“净慧”——无漏慧,我们说这就是般若,以世间上的智慧,或者是我们闻、思、修慧——有漏的慧,只能压烦恼,把它压下去。我们孔夫子也讲仁义道德,也主张要把烦恼息下去。当然他的范围是小,但是总是也讲一点,要息伏烦恼,但是断不了。那么外道修定,世间的四禅八定只能伏烦恼,把烦恼伏下去,单是不现行。这个手腕更高了,并不是硬把它压下去,可以使它伏下去,在定里的力量下边,烦恼可以显不出来,不出头。但是根子还在,那你定力失去了,烦恼又显了。

佛教的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也是有漏,也只能伏,也不能断。一直要到无漏的慧出来之后,才能断。无漏慧什么时候出来?见道的时候开始出来。那么见道、修道、无学道,不断地增长无漏智能,慢慢地把烦恼断完。见道的时候,八十八使——八十八种烦恼,断掉,很快。那就是我们以前讲的,跟轮子一样一上一下、一上一下的,十五个剎那把这八十八烦恼全部断完。那是很短的时间,十五个剎那里边,把见道所断的烦恼,八十八使全部断完。这个是很快,所以用轮比喻。

论正诠慧”,那我们说断烦恼的眞正的因素是净慧,净慧怎么来的?净慧要靠有漏的慧:闻慧、思慧、修慧慢慢地上去。那么阿毗达磨这个论正是讲慧的。我们说律藏讲的是戒,经藏主要讲的是定,而论藏主要讲慧。慧是断烦恼的因,所以说这一部论正是讲慧的,所以造这部论的目的,是断烦恼的。所以我们再再给大家说,我们学法如果不从断烦恼下手,单是以这个法的一些道理、名相来庄严自己的知识,那个全部是错掉了。你要眞正地把法学好,一定要从断烦恼下手,不要是做一个装饰品,把自己庄严起来:“哦,我学了多少法,能说什么法,能写多少多少文章”,烦恼还是那么多,没有用的。这个是名利观点,为了自己的名利学一些法,这个不是我们的目的,眞正目的是断烦恼第一。

这有什么证明?用《俱舍论》本文来证明。“故下文云”,《俱舍论》里边有这个话:“何因说彼阿毗达磨”,为什么要说阿毗达磨呢?《俱舍》里举个颂答曰,他举了一个颂来回答:“由惑世间飘有海,因此传佛说对法。故知造论为断烦恼”,为什么造阿毗达磨?论自己拿个颂回答,它说因为惑和烦恼,这个世间就漂流在三有大海之中,就是前面说的,沉沦生死主要是烦恼没有断。为了要断烦恼,“因此传佛说对法”,因此要说对法。这个对法是哪个来的,“传佛说”,是从佛那里传过来的。所以说我们说对法,主要就是要对治烦恼。这个对法也不是论主自己或其它祖师自己想出来的,是佛那里传过来的,那是有依据的。

第一个,造论的目的是断烦恼。我们一定要记住,我们学法的人如果不从断烦恼下手,跟气功师一样,气功师不断烦恼的,他主要讲功能,有什么通,什么什么通,看到什么什么的,给人家治病等等——不是佛教,外道!

(二)欲令智者慧解深故

第二生慧解者。斯论乃四含幽键,六足玄关,法相川源,义门江海。文清清兮玉润,理明明兮月华。启学人之昧心,发智者之明慧。故下文云:我于方隅已略说,为开智者慧毒门。

什么叫“生慧解”?这部论有那么多东西,什么东西啊?我们一个一个看。

四含幽键,六足玄关”,我们先说关键,关键是一个主要的东西,闭门的横木,加锁的木闩,是门户之要,是关键的地方,最要紧的地方。这个论是显出“四阿含”跟“六足论”的关键,重要的地方,这里都讲了。

四阿含,我们也讲一下。有经四阿含、律四阿含。这里讲的是经四阿含,大家都知道的, 《长阿含》、 《中阿含》、 《杂阿含》、 《增壹阿含》 。还有律四阿含,《辨识阿含》、 《根本阿含》、 《杂细阿含》、 《正宗阿含》 ,这四个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。我们讲戒的部份,就是《辨识阿含》;讲二十犍度的就是《根本阿含》;讲的它的里边的仔细内容的,《杂细阿含》;律的宗旨在那里?《正宗阿含》 。这个我们将来讲律藏的时候要讲。海公上师把《辨识阿含》跟《根本阿含》都编了书,后边两个《杂细》跟《正宗》,没有来得及编。这部论把四阿含要紧的道理,乃至六足论重要的意义,全部都包在里边了。六足论,我们以前念过了,就不念了。

法相川源,义门江海”,“法相”,我们说,讲佛教的一些名词,法的相貌,就是那些法相名字,就是讲法的一些“川源”,它的源头,这么大的河的源头就在这个里边。“义门江海”,我们前面也讲过,义门就是论门。凡是讲阿毗达磨的,或者讲昆勒4的,它就是把一个法,从很多角度来考察它的内容。用有漏无漏这个门来观察,或者有见无见来观察,乃至有寻有伺、无寻唯伺、无寻无伺等等,各式各样的门来观察它,可以把这个法弄得一清二楚,一点也没有怀疑,全部透彻的明白。这个义门,用各式各样的道理、一门一门地来观察它。“江海”,这个义理无穷,如江海那么大,流注。那就是说,这部《俱舍论》里边包含那么多东西:要讲法相的话,它是个源头;要讲义门的话,它讲的象江海一样。

下面是赞叹话。“文清清兮玉润,理明明兮月华”,这个文写得非常清楚,写得清楚之后不说,“文清清兮玉润”写得又润,跟玉一样,不是干巴巴的,文又清楚又润的。理,讲得很明白,“理明明兮月华”跟月亮那么的明白,月亮是明白的。这个“华”,什么?月亮旁边一个晕,跟太阳的虹一样的,七彩。不但是讲得清楚,而且又很好看的,跟月亮的晕与华一样,既明又好看——道理。文,清楚又是润。这是赞叹这本书,不但是道理讲得多,讲得要紧,文字也非常好。“启学人之昧心,发智者之明慧它启发我们学者的昧心,胡涂的、无明的、不清楚的心。开发智者的明慧,就是开慧的。这个道理不是圆晖自己讲的,它本文有证明。他举下边的文:

故下文云:我于方隅已略说,为开智者慧毒门 ”,这是好像是在后面流通序里讲的。他说我这部书——佛的道理多得很、说不完的——它只不过是一方一隅讲了,你可以以此类推。那就是说,一方一隅是讲了,简单地讲了;讲的是很少,但是作用很大。“为开智者慧毒门”这个讲了一点点,可以开有智慧的慧毒门,可以把这个门开开。怎么开?下面说:

如身少破,着少毒药,须臾毒气,遍满身中。此论亦然,开少慧门,诸有智人,能深悟入;如似毒门,名慧毒门。聪明论名,因兹起也。

印度以前有这么一个东西,“如身少破”,只要破一点点的皮,把一点药摆上去,没有好久,毒气遍全身,马上要死的。这个我们年轻时候,看莎士比亚的《王子复仇记》,它里边就是,这个王子,人家害怕他,两个人比武,击剑的时候,对方呢,国王就把他剑上安了一点很毒的药。这个毒只要把皮挑破一点点,马上会毒气遍全身要死掉的。那么这个慧毒门也是这个意思。古代印度也有,这个东西,你只要破了一点点,毒气遍全身,马上要死。

这里却不是死了 。《俱舍》里讲的慧,不能全部讲完了,只讲了一方一隅,但是这一方一隅可以类推,这一方一隅的智慧你得到之后,就进入你皮肤了,那你得了一点点的话,这个智慧就会发展,慢慢可以充遍全身,智慧全部会开起来。所以这个作用很大,虽然讲得不多,将来它发展起来,它就可以起大的作用。

此论亦然”,这个论同样,好像是个毒一样,给你开了一点点,只要你能够学一点学进去的话,那么你有智慧的人,将来会深深地把佛的一切三藏十二部都会悟通,这个就是很重要的问题,所以这部论叫“聪明论”,这个名声也就是这么来的。因为学了这部书会聪明,这是慧毒门。你虽然看了这本书只有六百颂,不多,但是这六百颂一进入你的脑子,八识田中一播下去的话,将来就会充满全身,这个智慧全部开发出来,就跟那个慧毒门一样,所以叫聪明论,他会使人聪明的。那么我们看看,我们这里的人学了,会不会聪明起来?现在才开始,当然还不好说啰。学了,学完了,我看一定要聪明一点,如果你没有聪明起来,那你没有学好。我自己有经验,在过去的时候,我们也学过很多的法相,这个唯识法相,天台的教义也学了一点,但是把《俱舍论》学完之后,就感到不一样了。跟以前的看法、跟以前的知见,都感到进了一层了,这个必然的,因为这是聪明论嘛!你学了之后怎么会不聪明呢?在古代出名的,大家都叫聪明论。

(三)弘持正法令久住故

第三弘持正法者。自青莲罢笑,白毫掩色,邪徒纷糺,正法陵迟。雨众三德之谈,米斋六句之说,残我华苑,汩我清流。论主方欲扫彼邪云,光斯佛日,制论之意,其在兹乎!故下文云:上来所说种种法门,皆为弘持世尊教法。

自”从“青莲罢笑”,我们说佛的眼睛是青莲花,经常含笑的。青莲花的眼睛不笑了,什么情况?涅盘了。“白毫掩色”,眉间常放白毫光,这个佛佛道同,都是一样的,佛的眉间的毫光经常放光的,这里白毫掩色,光不放了,这也是表示佛涅盘以后。佛入了涅盘之后,“邪徒纷糺”(这个字“糺”是纠察的纠、纠纷的纠一样的,它是古体字)。佛涅盘以后,“邪徒”就是外道,他们到处扰乱我们的佛法。“正法陵迟”,正法就慢慢、慢慢衰退下去,“陵”就是小的山,“迟”就是慢慢地平下去了,佛法慢慢衰败下去了。

雨众三德之谈,米斋六句之说”,这是讲外道了,主要是《成唯识论》里讲了很多,这里只是提了一下。当时最厉害的外道,一个是数论,一个是胜论师,主要是这两种,先谈他们两个。

第一种是数论外道,劫比罗是头子,他的弟子里边,最上首的弟子叫筏里沙,筏里沙是印度的话,叫雨。为什么叫雨?他下雨的时候生的,父母就给他取个名字叫雨。他是这个外道下面的上首弟子,很聪明,很有威信。就是因为他叫雨,他的徒子徒孙就叫雨众外道。他造一个《金七十论》,列了二十五个谛,总略有三,总的说有三个。一个是变易,一个是自性,一个是我知。变易是一切法能变的;自性有三个自性;我知就是有知觉的我,就是神我、大我。自性有三个德,一是萨垛,勇健之德,二是刺阇,尘坌之德,三是答摩,闇钝之德,通常呼之为喜忧闇——这跟佛教的贪瞋痴差不多。他们说自性有这三个,这三个东西,产生了种种的世间上的善的恶的,好的丑的法,都从这个自性变化出来的。神我,本来是一个大我,后来因为这三个德把它捆起来了,成了个小我。他们修行就是解放小我,回复大我。把那些烦恼去掉,很像佛教。因为他们是采取佛教的教义,把他们自己编了一套,所以比以前的婆罗门教要高明的多,这个力量也很大。当时的时候,佛教很多辩不赢,都受了他们的损害,这是雨众外道,就是数论师。

米斋是胜论外道,也是当时比较厉害的二个外道之一。胜论外道,鸺鹠,为什么叫鸺鹠呢?“先为夜游,惊他妊妇,遂收场碾糠秕之中,米斋食之,故以为名也”,他是晚上出去的,好像猫头鹰一样的。他们是外道,外道也不是就是做坏事,他也是修他的道。有一次晚上出去,这个外道瘦得很,黑黑的那个样子,一个怀孕的女人看到之后就吓了一跳,把孕妇吓坏了,大概堕了胎。他也感到这个不好,于是不去乞食了。他们晚上乞食去的。那么就怎么样,他吃东西怎么吃呢?“场碾糠秕之中”,把打谷场里边,剩下的糠这些里边捡些米来吃。拿来吃,“米斋食之”,故叫米斋仙人,这么人家说他米斋仙人。胜论师造了一部《六句论》,哪六句呢?实、德、业、有、异同、和合,这些《成唯识论》里要广讲、广破,这里介绍一下好了。

这两个外道在当时是最厉害的两个。“雨众三德之谈,米斋六句之说”,他们外道的论说,“残我华苑,汩我清流”,把我们佛教的花苑摧残了,把我们佛教清净的法流搞乱了,搞浑浊了,那么这是破坏佛教了。“论主方欲扫彼邪云,光斯佛日,制论之意,其在兹乎!”世亲论主,主要是要把他们的邪云扫掉,使佛的太阳重新显出来。造论的意思就是要弘持正法,破除那些邪魔外道。邪的那些论颂,破掉它,造论的意思就就是第三个,弘持正法。这个话是不是圆晖上人自己说的?不是。 《俱舍论》里边自己也有,“故下文云”,下面有说这个话:“上来所说种种法门,皆为弘持世尊教法”,这是流通序里边。下边所说的各式各样的法门,目的都是为了弘持佛的教法,教证二法,这在后边有。

(05A)这里圆晖上人总结一下,世亲菩萨造这个论,三个目的:第一个是断烦恼,使大家学了这个论之后可以断除烦恼;第二个,学了这个论之后可以开发智慧;第三个,造这个论是为了弘持正法。也就是断、智、悲三个功德,这是世亲菩萨造论的意思。圆晖法师就把它总结起来,都有依据,根据《俱舍论》的本文,有这个意思的。

三藏教兴皆有四意

又三藏教兴,皆有四意。故《婆沙》云:说素怛缆藏,依力等流:一、为众生得增上心学论道故。二、为众生种种杂说故。三、令众生种善根故。四、为众生未入正法,令入正法故。

又三藏教兴,皆有四意”,不管是经藏、律藏、论藏,它要兴这个教,总的来说,都有四个意思。这是根据《大毗婆沙》的文来的,“故《婆沙》云”。三藏,经藏有四个意思,论藏有四个意思,律藏也有四个意思。根据《毗婆沙》的原文,一个一个地来讲。

说素怛缆藏,依力等流”,佛说经藏,根据佛的十八不共法里边十力功德等流出来的,就是素怛缆藏是根据佛的十力而等流说这个藏的。为什么要说呢?

一、为众生得增上心学论道故”,要使得众生得到增上心学,就是定学。为什么叫增上?我们现在也写的有,增上三学,这是根据《瑜伽师地论》里边摘下来5。我们在莆田讲课那时候条件好,参考的书很多,这里现在我们暂时还没有,所以只好依据以前的数据。 《瑜伽师地论》二十八卷里边有一个,为什么叫增上?增上的意思,“所趣义故,最胜义故”,叫增上,两个意思。

什么叫“所趣义”?就是上面还要上去的,并不是到此为止。“为趣增上心而修净戒,名增上戒学”,你学戒为了是要趣向将来的定,所以说,修净戒的目的,要趣向增上心——就是定的,所以这个戒,叫增上戒学,因为它还要上去的。“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”,修这个定也有往上的,并不是以此为止,满足了。修定的目的是修慧的,要趋向于慧的,所以心学也是有所增上,它将来的目的是往上要达到那个慧。那么慧学,还有没有呢?“为趣断烦恼而修知见,名增上慧”,你得到慧学,戒定慧上面不是再没有东西了吗?慧还有它的目的的,慧要去断烦恼的,要得到正知的,这个慧还有所趣向的,得了慧之后并不是以此为止了,要断烦恼,圆满正知见,增上。这三个学都是增上。这是第一个意思。就是这三个学前面都还有它的趣向的目的的,叫增上三学。

另外一个意思,“最胜义”,这个增上三学,增上戒也好,增上定也好,增上慧也好,只有圣教有,只有佛教才有,其它的地方没有,所以说不共外道,也不共世间法。在外道里边他们也讲修定,他们的定不是从戒生的定,所以说我们尽管看了人家婆罗门也好,气功师也好,气功师的定根本不是自己的定,那都是鬼神加持的定,神通。他们总的一个出发点不是从戒而来的,佛教必定要从戒生定。如果你不从戒生的定,不是增上戒,不是增上定学,那就是外道的定一样的。

所以我们强调要持戒,有的人很不理解。我们前一次讲了沙弥戒,他说啰嗦;叫他背一下颂,哎,这个东西好像很难为情,背这样的东西。这个你不要这个东西,你定怎么来,你没有定的话,你慧又怎么开呢?你没有慧,你如何断烦恼、证涅盘、得佛的无上菩提啊?所以最根本的东西不要,而偏偏要抓最高的东西,现在的人尽犯这个毛病。看到高的东西都要,但是你怎么得到它呢?方法不要,你就得不到了。到处跑,到处跑的目的去追求高的果,高的果呢,他根又不要。离开了树根,离开了树枝,离开了树干,去求哪个果?你去求吧,什么地方去求?所以说我们学法的人一定要把这些看清楚。你想离开了戒要得佛法的什么,修密法的什么生圆次第,你戒都没有,你想这些怎么想得到呢?所以不要眼睛生在顶上,把眼睛看在地下。我们说出家人到外面去游行、乞食也好什么,眼睛看前面五尺地,当然不看地,只看你那个脚,前面这个路有个坎坎,有什么东西,一条大河,或者有什么东西,你不看,就翻筋斗,或者掉河里去了,那也不行的。看五尺,不看远。看远了,就东看西看的,心要乱掉的。我们说修行的人也是,从脚下下手。当然前面的路、目的要看清楚,要知道,但是脚下一步一步地却是最重要的,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上去。

在昂旺堪布的《略论释》里边,他说有个西藏人要到印度去,他很讲究,从他家乡出去,要经过哪些路,经过哪些站口,中间有哪些危险的森林,什么地方,哪里有吃的,哪里有住的,搞得一清二楚,一直到目的地,全部搞清楚了,而且弄得很熟悉。那么好赶路了,但是就是门前,他的这个屋子前面有个坑,他就没有估计到,不知道,跨出门口就翻进坑里了,死掉了。那么后面的就白白的,根本没有离开西藏,也没有离开他的家,就在门口就翻下去,没有了。境看得太远了,不是远的不要看,看你的眼睛看的是将来的趣向、目的地,你当下下脚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的。下脚的地方没搞清楚,尽是抬头往前看,好了,一下子翻到坑里没有了。这是一个譬喻,也是个公案,值得我们警惕的。

今天时间也到了,我们就讲到这里吧。



打印  |  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