俱舍论颂疏讲记


《俱舍论颂疏》第九讲

[ 发布时间:2015-02-13 | 浏览:6281次 ]


我们上一次发起序、归敬序讲过了。中间讨论的提个问题,我看提的问题是不难,难的问题却没有提。现在我把提的问题说一下。就是在这个不染无知。

此言证者,是不染无知,胜缘阙位,得非择灭,名为证也”,佛证到不生法,怎么证的?所谓“证”,就是说不染无知产生的缘,把它去掉了,这样子叫证。这个证并不是直接的、积极的证,是消极的把那些不染无知的胜缘——就是它产生的有力的缘,把它去掉了;“阙”——去掉了。这个时候,它不会生了,叫非择灭。非择灭,我们后边要讲了,非择灭法不是一定跟不染无知有直接关系的,不染无知证到不生法,它是用非择灭的方式的,就是缘不够了,它就不生了。其它的非择灭也多的是,不一定是不染无知。以后讲三个无为法的时候会讲,现在就不要插得太多了。

什么叫“胜缘阙位”呢?佛在菩提树下(这个将来要说),有三十四个心,经过这三十四个心以后,证了无上正等菩提。证了无上正等菩提之后,佛的身体,它不染无知再也生不出来了,已经改变了。以前,没有证之前,不染无知,有这个机缘,有这个缘可以生,到了证到无上正等菩提之后,那个身心都改变了,身体也转化了。然后,这个不染无知的要生的缘就没有了。所以说他生不了了。这个不染无知,是一个非择灭。非择灭的概念,就是说一个法要生起来,把它的缘去掉了,它就生不了了,这个叫非择灭。择灭,就是说用智慧的力量——净慧,把烦恼直接地消灭它,这是择灭——“择而灭之”,一个一个把它灭掉。非择灭呢?不是针对它的,是把它的缘去掉了。所以上次我们举两个例:一个择灭,等于是直接的交锋打仗,把对方的敌人吃掉了;非择灭就是说把他们的粮、水都断掉了,它不能打了——它自己没有缘再打了,这样子消灭的。这当然是两个喻了,不能说是全部一样了,那不是那回事,我们断烦恼,不是军事战争了,这个当然里边有一些不一样。但是相同的,就是有些地方可以作比喻的。“胜缘阙位”就是说佛身上要生起那个不染无知的有力的缘是没有了,所以说它不能生了,这是证到这个非择灭。这个没有什么大问题。

“不染无知的体是劣慧”这个地方,却是有点问题的。染污无知它是烦恼,无明为体,这个问题不大,它是烦恼。但是不染无知,劣慧为体——它一切法不能悟解。既然称慧,怎么叫不能悟解?劣慧是差的慧、不行的慧、没有力的慧。那就是说在《顺正理论》讲了两种,一种就是说,无始以来对一切法微细的差别那些东西,不去求解,这个慧跟其它的因素互相为缘,同类的等流果不断地生出来,无始以来积集下那么多的劣慧,就是不求悟解的那个慧,这是一种20另外一种,有一种不染污的慧,跟烦恼相应,对法不能得到正确的悟解21在《大毗婆沙》里边,法宝法师从《大毗婆沙》里边取了一些数据22,证明这个劣慧就是邪智。这个邪智说得清楚一点,就是把木头当人看了,把人当木头看了。这个不是烦恼,跟烦恼不相干,搞错了。所以这一类的东西都叫劣慧。

这个劣慧声闻,部分的能断,但是断了之后,不能保证不现行,而佛却是得了非择灭,永远不生。所以说佛超过二乘,也就是这些地方,也是一个例子。就是说,佛的烦恼是断掉了,声闻也断了。习气,声闻能断,不能全部断,断了之后也不能保证不现行,佛全部断完了,而且保证永远不再生了。所以这是佛超过二乘的地方。大概这个问题就这样子,当然,要眞正去辩那个劣慧的问题,书上很多,也讲得很繁复,我们把扼要的一些抓住就可以了。

另外我们看看这个地方是不是还有其它的问题,一时提不出来,我看今天讨论的时候,这个颂还是可以再讨论一下。因为可能还有隐藏在里边的不太好懂的。文字表面上是好懂了,有些意思为什么这样子?我们说学法就是要自己问自己,为什么?问几个为什么?道理就出来了。还有昨天的作业本,我感觉有的人很好,也是很仔细的发挥,还有一些就是说赶任务,就是平时没有做,临时要交了,做一下,这个对自己没有好处。

我们出的思考题,主要是帮你追问题的,就怕你在文字上看不出一些问题来,把你追你问一下子,这个当然是自己问自己。我们给你出呢,帮助你问自己,就在自己看书的时候,自己复习的时候,问一下自己,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上去。这样子边复习,边做作业,这个有收获。做的时候,当然动脑筋了,为什么这样子说?等到你要交了,你马马虎虎赶了交上来,当然做是做了,很好了,不是交个空白卷了。毕竟印象不深刻,这个对自己来说,学习的效果不大。我们反正下了功夫,希望得好的效果,这个效果从哪里来呢?就是平时的钻研,平时在考虑问题、看书的时候,要钻研这些问题,就会得益。如果你临时要交的时候,赶一下任务,这个印象极淡,可能是得不到好处。最好是平时做,不要临时做。看是个小事情,但对你自己的学习的深入,却是大问题。

今天我们要讲下去。昨天发起序,“对法藏论我当说”,我要说了。接下去,“随难别解”。《俱舍》好就好在这里,它每一句话,你不要着急,它马上给你解释的。“对法藏论”,前面“对法”略略讲一下,到底对法藏是什么一回事情?这个论要说了,对法藏论到底什么论呢?这里详细辨了,他马上就给你回答。

甲二 随难别解

从此第二,随难别解。此复分三:一释对法,二释藏,三明说意说人。

对法藏论我当说”,什么叫对法?前面讲了对观四谛、对向涅盘,好像还没有够清楚,到底什么东西来观呢?到底对法有几种呢?都要在这里交代。第一个是解释对法,第二解释藏,第三个为什么要说对法?还有是什么人说的对法?是不是世亲菩萨说的,或者是《发智》论主说的,就是追根是从哪个传下来说的,这些就是这里要讨论的问题。

乙一 出对法体

且初第一释对法者。颂曰:

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


这个很简单扼要,什么叫“对法”?“净慧”,无漏的智慧叫对法。再扩大一点,“随行”。一个法生起来,决定不能孤立。净慧它要生的时候,必定有心王,还有其它的心所,还有其它的不相应的得、生、住、异、灭,同时生起来的。这个随行法,就是等于跟了净慧同时生起来的法,也叫对法。对法眞正的体是净慧,但是净慧不能单独生起,同它同时生起的法——随行法,也属于对法的范围里边。再扩大,“及能得此”,“此”就是净慧。能够得到这个净慧的“诸慧”。我们说净慧是怎么生出来的?先要有生得慧,受持十二部经;然后听闻它的意思;然后,从闻慧到思慧;思慧到修慧;修慧再上去,无漏慧。所以说能够得到无漏慧的诸慧,那就是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就是它的加行,有这些之后,才能有无漏慧。这些慧也叫对法。“诸慧论”,那么你听的什么法呢?那些《发智》、六足之类的这些论,也叫对法。那这个对法的范围就相当多了。

丙一 明胜义对法

释曰:净慧随行名对法者,明胜义对法也。净慧者,谓无漏慧。离缚名净,简择称慧。净慧眷属,名曰随行。慧相应心及受想等诸心所法,四相及得,道共无表,此等诸法是慧眷属,随慧行故,名曰随行。如是净慧,及与随行,通摄五蕴,名为胜义阿毗达磨。此五蕴中。言色蕴者,道共戒也;受想蕴者,随行中受想心所也;行蕴者,除受想外诸余心所,四相及得也;识蕴者,慧相应心也。言胜义者,无漏名胜,实体称义,胜即是义,名为胜义。胜义即对法,名胜义对法,持业释也。

这个就是再提一次,我们先讲这一句。“净慧随行名对法”,这个是胜义对法。对法有二种,一种是胜义对法,一种是世俗对法。先说胜义对法。

净慧者,谓无漏慧”,“净慧”是无漏的慧,无漏慧为什么叫净?“离缚名净”,烦恼的缚离开了 ,干净了,叫净。“简择称慧”,我们这个智慧的“慧”,它到底什么作用呢?简择。简就是简掉,不好的不要它,择就是好的要了。我们买东西 ,总要挑一下,假使买一个录音机,你总要试试看,这个好不好?声音放放看,这个机子的那些开关,都要试试,行不行?不行的话,调一个再搞一下,这个是简择。就是把坏的不要,好的要,这个就是慧的作用。

这个慧是离开系缚的,叫“净”,它有简择作用的叫“慧”。净慧我们说什么释?持业释。净就是它本身无漏的,它又可以简择的,它不是两个东西,就是一个东西。这些经常自己问自己,那么这个叫净慧,交代了,眞正的阿毗达磨就是无漏慧。什么叫净?什么叫慧?这里也解释得很清楚了。

随行”,净慧的眷属。一个法生起来,它不能孤立的,决定有同时相应的一些法,尤其是心所法,它决定跟心王要相应。

心所法里边,有十个大地法,这十个大地法,什么心要么不生,生起来都有它,这几个法一定要相应。净慧是善心所,十个大善地法,是善法,一定要同时生起的。所以总的来说,有很多跟它一起跑的,一起生的。

慧相应的“心”——心王,“及受想”——大地法里边的受心所、想心所,等等。还有四个相——既然是有为法,决定有生、住、异、灭,这四个相是不相应行。还有“得”,一个法生起来之后,决定有个“得”,没有“得”,它生不起。“得”是不相应行里边的一个法,这个法在有部里边很重要。凡是一个法,它生起来之后,决定有个得。“得”还有法前得、法后得、法俱得,很麻烦的。将来讲不相应行的时候,会广讲,相当麻烦的一个课题,这个得。既然净慧生起来,它决定有个得。还有“道共无表”。无漏的心生起来的时候,有一个道共戒。道共戒的戒体——无表色,这个是色蕴里边的。这个也一定会生起的 。

此等诸法是慧眷属,随慧行故”,这一切法是慧的眷属,它跟了慧跑的,“名曰随行”。这个等于说我们国家的主席,或者海外的总统,他要出国访问去的时候,决定有批班子的,中间有他的大臣,有他的秘书,有他的保护的卫兵,保健的医生等等,这批人决定跟了一起跑的。这些决定他要哪里去,都一个班子一齐跑。不会一个主席一个人单身跑去了,那不大可能。

净慧有多少,我们有个表。你们抄了的,发的讲义里边有,可以看一看,先看第一页,“净慧随行名对法,及能得此诸慧论”。这个里边净慧、随行。我们说对法又分四个:两个是胜义对法,两个是世俗对法。胜义对法里边,自性对法,就是对法的自性、本身,就是它自己,就是净慧,这是一个。随行对法,随了净慧跑的那些,也叫对法,它的随行法。世俗对法有方便对法,就是诸慧,闻、思、修的慧。资粮对法,就是《发智》、六足这些论。

随行有二十八个法。这二十八个法里边,有色蕴、了别的识蕴,还有受蕴、想蕴,行蕴,都有。

先从无漏的分,就是色法一类的道共戒,这个无表色——道共戒戒体,属于色法的。这是有部的说法——道共戒,属于色蕴。

心王——第六意识,慧是心所法。它绝对不会心王没有,心所法自己起来了,不可能的。所以心王——第六意识是同时生起的。

我们前面说的大地法,这十个法,心要么不起,起了之后,决定有它。哪十个法?受、想、思、触、欲、念、作意、胜解、三摩地,三摩地就是定。这十个法,一切心都有,不管是善心、恶心、无记心,要么不起心,有起心的话都有它。所以叫大地法。大地法本来有十个,慧也是一个,现在慧心所,净慧,本身就是对法了,它不能自己跟了自己跑了,所以它要除开,所以大地法里边,十个里边只有九个,就是慧不在里面,慧本身就是净慧,它是主了。

大善地法,也是十个法,凡是善心生起的时候,决定有它们十个法。这个十个法,凡是善心——好的心生起来,它们决定都有。哪十个?就是“信”——三宝的信心。“勤”——精进,这个勤我们要说,对善法的勤。如果对恶法的勤,假使有人做坏事,他也很精进,甚至于晚上不睡觉,这个能不能叫勤?这个不叫勤,不但不叫勤,叫懈怠。为什么叫懈怠?你既然那么多工夫去做恶法了,善法肯定是放下了,对善法来说还是懈怠,不管你不睡觉的干,你做的是坏事,不是善法,那么你再努力,也是懈怠。这个“勤”,是专门指善法说的。你假使做贼的,他晚上不睡觉,跑去挖墙、翻箱子什么东西,打柜子,开锁,很麻烦的事情,他很鼓劲去干,这是不是勤呢?不是的,懈怠,为什么?好的事情没有做,放下了,所以还是懈怠,所以这个“勤”,决定是对善法的精进,叫“勤”。反之,对坏事的那些努力,不能叫勤。行舍、惭、愧、无贪、无瞋、不害、轻安、不放逸等等,这十个法,一切善法里都有它,既然净慧是善法,也有它们十个。

不定地法,寻、伺。在欲界初禅决定有这两个法:寻、伺。

还有在不相应行里边,以前我们说过的,一个法生起来,决定有个得,没有得,它就没有生了。那么生、住、异、灭,一切有为法,都有生住异灭四个相。

所以净慧要么不生,要生的话,这二十八个法决定跟了它一起起来的,叫随行,不会少一个。这个是净慧随行是胜义对法。我们等一下看世俗对法,先把胜义对法讲完。

下边就是把这个二十八个法配五蕴,现在不要看书,大家把这二十八个法,五蕴里配配看,自己配配看。这个就是自己动脑筋。如果什么都要靠人家的话,这个脑筋永远不会开窍的,要自己去钻,自己去攻,脑筋慢慢……一看,答案在后头,可以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。不对的,以后改进方式。对的,这次做对了,以后照这个方法再做下去。所以聪明论,你学了一点,自己要举一反三。儒家也是这个。教你作你木匠,教你做桌子,四个角,教你一个角做会了,还有三个角不要教你了,你该自己想一想就会做了。那么一个腿做好了,还有三个腿也会做了,一个抽屉做好了,那么十个抽屉都会做了。所以这是慧毒门的意思。我们学习《俱舍论》的时候,就要利用这一些,把自己智慧开起来了。

大家想想看,五蕴,第一个是色蕴,物质的色,在这二十八个里边,这个表里边看,哪个是色蕴?那很明显,色法嘛,那是无表色,是色蕴。那么哪个是受蕴?受心所。想蕴?想心所。行蕴?行蕴的多了:不相应行,五个;还有相应行,大地法九个,受蕴、想蕴除开,还有七个;大善地法(心所法)是相应行,有十个;还有不定地法,寻、伺。最后是识蕴——心王。所以这个自己也推得出来的。


那么它下边,色蕴是哪个呢?道共戒,道共戒的戒体无表色是色蕴。受想蕴,就是随行当中受想心所也。行蕴,就是除了受想以外的,其它的心所法,是相应行;还有四相及得,不相应行,都属于行蕴。(10A)最后识蕴呢?就是慧相应的心王,就是第六意识。这是五蕴,都包了,“通摄五蕴”,就是五个蕴里边都有东西。

言胜义者”,什么叫胜义?这个也是交代得非常清楚了,什么字都给你交代的,所以法相的书,就是好在这里,没有含含糊糊的东西。叫你说胜义,“殊胜的,好的意思……”什么东西,乱七八糟说一套,不相干,虽然扒了一点点边,不是那个东西。不严格的界限,我们不要。我们要严格的,什么叫胜义?“无漏名胜”,你“好、好、好”,什么叫好呢?无漏的,这才叫胜。“实体名义”,它有体的,叫义。胜就是义,叫胜义。这个什么释?一看就看出来了,持业释。所以胜义这两个字是持业释。不要看书,胜义阿毗达磨,什么释?……这个阿毗达磨,本身就是胜义,无漏的。“胜义即对法,名胜义对法”,持业释。

有人在没有讲之前,先看一道,预习,这个非常好。眞正的学习,预习是一个极重要的一个方式。预习看了之后,哪里懂得,哪里不懂,自己心里有数了,明天不懂的,讲的时候,特别注意,那就接受力特别强。如果你泛泛地没有看,糊里胡涂的,就平平淡淡的,这样听进去,懂的是懂了,不懂的还不懂,就会这样子。因为你注意力没有那么集中,所以说预习是一个最好的方式。我们希望大家都要预习。预习有个便宜,我问的时候,先看过了。这个我说不要贪这个便宜,自己看的时候,先问自己。

胜义阿毗达磨,胜义就是对法,所以说两个持业释。假使胜义拆开来说的话,两个概念的话,胜义,一个复合名词,持业释。胜即是义,胜就是无漏的,义就是有体的。那么假使把胜义当一个概念,阿毗达磨又当一个概念,那么胜义阿毗达磨又是持业释,这个阿毗达磨本身就是胜义。胜义阿毗达磨讲完了,下边是世俗阿毗达磨。

丙二 明世俗对法

及能得此诸慧论者,此明世俗对法。颂文诸字,通在两处。一则诸慧,二则诸论;慧论非一,故名为诸。此诸慧论是有漏法,名为世俗。此者无漏净慧也。由彼诸慧诸论,方能得此无漏净慧,名能得此也。非但净慧随行,名为对法;及能得此诸慧论亦名对法,故云及也。

及能得此诸慧论”,世俗阿毗达磨,世俗对法。“颂文诸字……”《俱舍》的法相,不但是《俱舍》,法相的书基本上都一个格式的,每一个字都给你讲清楚的,没有含糊的。所以说你这个讲清楚后,其它的解释不能挤进来,因为只能这样子解。假使我们在国际上订一个条约,你能不能把其它意思搀进去,那这个意思混淆了,不得了的,要牵涉到很大的问题。那就是只能作这么解,其它的解释,全部排开的。法相也是这样子的,你这个字怎么解释后,其它的不能搀进来。所以说要学东西,要严格的界限,我们经常说差不多先生,在法相里边,绝对不能用他。我们学阿毗达磨的人不能有差不多的一个概念,不能有。“大概如此”,“好像差不多”,这些话一点不要。要么就是这样子,决定如此,要么就是不知道。不知道就要求知。那么知道之后,要肯定的是这样子,不是那样子,不要差不多、含含糊糊的,好像是这么样子,模棱两可的,绝对不能要的。

“及能得此诸慧论”,这个“诸”,“颂文诸字,通在两处,一则诸慧,二则诸论”,这个“诸”是两用的,那么这个论跟那个慧不是一个,“诸”就是多数了。我们学过外语的,加个“s”就完了,我们汉语要加个“诸”了。你不加诸,你多数少数看不出来了。那么这个不是一个慧,不是一个论,叫“诸”,讲得再清楚也没有了。

此诸慧论是有漏法”,有漏法叫世俗法,叫世俗对法。“此”,就是颂里边“及能得此”的此,指的是“无漏净慧”。这些无漏净慧不是凭空而来的,怎么来呢?要得到这个无漏净慧,就要靠诸慧、诸论。“由彼诸慧、诸论方能得此无漏净慧”,没有它,还不行的。所以说这是得无漏净慧的必要的一些的条件,“名能得此”。所以说颂子里边的“及能得此”,就是说要得到这个无漏慧,必须要诸慧、诸论。“非但净慧随行名对法”,能够得到这个净慧的那些慧、那些论也可以叫对法,“故云及也”。

言诸慧者。慧有四种:一者生得慧,生便得故;二者闻慧,闻教成故;三者思慧,因思起故;四者修慧,从定生故。定名为修,熏修于心,令成功德,无过于定,故独名修。

言诸慧者”,“诸慧”是哪些慧呢?慧有四种。

一种生得慧,生来就有的。我们要简别白痴,白痴没有生得慧,他糊里胡涂的。以前我们上海有一个,我们侄子的一个朋友。他的母亲,一年里边生了两个,他们兄弟两个。正月间生他的哥哥,十二月间养他的弟弟,同年的。那么后来又要怀孕了,她害怕。女人害怕老啊,尽养孩子要老的。她就吃了打胎的药,吃了以后,胎倒没有打掉,把那个胎儿损害了。结果养下来一个女孩子,后脑没有的,后脑打掉了。那这个孩子养下来就是不行了,就是没有生得慧,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,只知道张口要吃,要吵要闹 ,生活不能自理。这样他们一个妹妹,一天到晚他们父母来照顾她的,养到十四岁了。养到十四岁实在太麻烦,女人的特征也来了,哎呀,她母亲一天到晚报怨,这个人实在烦死了。最后怎么办呢?一包安眠药把她送掉了。这个当然说呢,这个孩子过去造的业,但是这个打胎药也是害了这个小孩子,一个婴孩。胎没打掉,把脑筋打掉了,就是这个没有生得慧的。或者孩子白痴的,养下来呆的,生得慧也没有。一般说生得慧,“生便得故”。生下来就有的,那么具体指什么?在佛教里边,这个生得慧指能够“受持、讽诵十二部经”,就是能念经,能看佛书,这个智慧。最先要有这个智慧,如果这个没有,你听经的话,你根本不能听。

第二种闻慧,闻了教生的,就是听了之后产生一种智慧,不是你看看书,就是这个能看。“我《金刚经》会念了”,这个不叫闻慧,这个是生得慧。两个字认得到了,会念经了,背也背下来了,这个都是生得慧。闻慧,把经里边意思听到了,心里边产生的智慧,这个智慧是超一级了,不是生得慧了。

闻慧还是肤浅的,思慧经过自己的思惟,我们说听闻正法之后,还要如理思惟了。如理地思惟,这样子深入地去思考那个问题,再再地思考,这样子产生的智慧叫思慧,这是比闻慧又高一级了。

最后,修慧,“从定生故”,眞正的修,要得了定以后,才叫修。在得定以前的,都不能叫修。“定名为修,熏修于心,令成功德,无过于定,故独名修”,为什么定叫修,其它不能叫修呢?我们说我们的心,要使它成为一个有功德的,成就功德,这个一定要靠定的力量来熏修。其它的力量很小。

我们自己有经验,你们大家可以看一看,凡是年轻人都想修修不净观。你把不净观的书找了很多,这是什么不净、不净、不净,屎了尿了,发、毛、爪、齿,皮、肉、精、血,三十六物,背得很熟。背下来之后,你心里想想,确实是那个东西。但是你到马路上去看看,不起作用了。那些所有背下来的东西,发、毛、爪、齿,皮、肉、精、血那些东西啊,好像是没有力量了,看看这个好的还是蛮好的,那么这个就不行。那就是没有得定,那你得了定之后,那不怕了。你再长得怎么好看,一下子骷髅就显出来了。观你骷髅就观出骷髅来了,那你还有什么好看?要是晚上,路上丢一个骷髅骨在那里,恐怕会把你吓死。那么你现在去欢喜它,恐怕不会了吧。所以说眞正的功德要生起来,要从定中来,所以眞正的修在定。

在定没有得到之前能不能叫修呢?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就讲了这个问题,泛义的修也可以包进去。为什么?你不经过闻思,定的修的力量从哪里来呢?所以说闻思也是将来得定的修的一个前阶段加行。如果范围扩大一点,再再地思惟也能叫修。我们听过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的大概还记得吧。严格地说,定中的叫修。

为什么定中的叫修?它也给你讲得很清楚。“定名为修”的原因是“熏修于心,令成功德”。把功德熏在心上 ,就是使这个心功德成就,没有定是不行的。海公上师经常打这个比喻,陶器、瓷器是拿泥巴把它一个坯子做起来了,样子跟瓷器、陶器是一样的,一模一样的做的很好看。但是没窑里去烧的话,不能加水,水冲进去,马上就化掉了,那就是没有定修。决定经过定火的熏修,定火烧炼之后呢,这个陶器拿出来,不要说是冷水,开水倒进去,不会炸,不会烂,这个作用就不一样了。同样一个坯子就是烧点火,我们说同样的闻、思,内容是一样的,但是烧一个定,定就火,没用这个定的话,力量不够的。所以要成就功德,那一定要定的力量。

很多修密法的人,尽量去追求什么呢?修黄教的,要生圆次第,最好一套生圆次第马上传给我。修红教的,大圆满,都要求。你没有定,教给你也没用。这个我们学过法相,你自己知道了。所以说,眞正生圆次第,你至少有点定力才行。生圆次第尤其是观想非常细致,你没有定的话,恐怕把你观到后来你就昏倒了。四川有个老居士,在海公上师第一次开始传三皈依观的时候,没有书的。不但没有书,颂子也没有的。结果一传之后,有个老居士:“哎呀,那么多东西,我想得都昏过去了”,那就是说太多了,接受不住了。后来就是因为照顾那年老的,就编了个颂。编了颂还不够,后来着了本书。现在的人,我看书还不够,书还要批注了,这个是根器越来越钝了。这里就是说定的重要性,如果你没有定力的话,你把那么多观想的东西一想,头都要晕了。你怎么修生圆次第呢?

所以说我们学法,主要把法和自己的机要量一量,是那个机,你去求那个法。不是那个机,你求那个法——有一个小猫,奶还没断,它就吃老鼠去了,老鼠吃了之后,老鼠倒给它咬死了,死掉了,它也胀死了。骨头吃下去,消化不了了。那你没有这个力量的话,你去求高法吧,要跟小猫一样,把自己胀死了,所以说这个有危险性。自己要充实自己,把自己修成法器,“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”,这个话说得很清楚。“共同道熟”,就是波罗密乘的教你修成功了,成熟了,然后密器才成就。如果波罗密乘的道你没有成熟的话,你去追求吧。追求,给了你也没有用,反而恐怕给你胀死的。所以还是自己要量力而行,不要狂妄地专门向高处攀。现在都是这些人,都是拼命地追求高法。自己呢,菩提心也没生起来,出离心也没眞正生起来,乃至于对三宝的信心还成问题,空性的见,根本不要谈。这个我们说毗钵舍那,《广论》里边你看一看,你看得懂,已经算你好了,不要说生起它的理解了。恐怕看也看不懂,看了半天,不晓得说啥东西。所以说日常法师没有给你讲毗钵舍那。这些东西自己想一想,还没得到,慢慢来吧。自己把这些都得到之后再去往上爬。这是强调定的重要性。

熏修于心,令成功德,无过于定,故独名修”,所以定中才叫修,修慧。

言诸论者,谓六足论等。一舍利子造《集异门足论》,二大目犍连造《法蕴足论》,三迦多演那造《施设足论》 。已上三论,佛在世造。佛涅盘后一百年中,提婆设磨造《识身足论》 。至三百年初,尊者世友造《品类足论》,又造《界身足论》 。至三百年末,迦多演尼子造《发智论》 。前六足论,义门稍少;《发智》一论,法门最广。后代论师,说六为足,《发智》为身。后代论师,多宗《发智》 。 《大毗婆沙》依之而造。

言诸论者”,“诸慧”讲完了,生得慧、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“诸论”是什么呢?六足、 《发智》等。哪六足?这里我们有个表,它有一些文,文看起来麻烦些,表看起来方便一些。那么我们就念文,表回去自己看好了。六足等,等是《发智论》了。一,舍利子造的“《集异门论》”。我们以前五台山,每人都有一部,现在不晓得哪里去了?我一部也不见了。因为我没有回五台山,东西给抄走了,不晓得哪个拿去了,烧掉了?不知道。第二部是大目犍连的“《法蕴足论》”,这个文革以后在昭觉寺印了,新的印的有了。第三,迦多演那造的“《施设足论》”。这三部论都是佛在世的大弟子造的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,目犍连是神通第一,迦多演那是论议第一,三大弟子造的。“已上三论,佛在世造”。佛涅盘后一百年的中间,有个提婆设磨造“《识身足论》”。到三百年的初期,就是佛涅盘后三百年初。“尊者世友,造《品类足论》”,后来又造了一个“《界身足论》”。到三百年末的时候,迦多演尼子,造“《发智论》”。

前面六个论,“义门稍少”。义门我们讲过了,把所有的法,从一个一个的门来检查它,来研究它。义门就是说,有漏、无漏,有见、无见等等,各式各样的来看。这个六足论,它的义门讲的少一点。 《发智》这部论,就是法门最多、最广。所以说后代的论师,把六个是补充的叫足,《发智》是全的,是广的,叫身。所以“后代论师,多宗《发智》”,这是有部来说了,因为这个《发智论》确实价值高,有部的那些论师,都推崇《发智》。而且因为就是弘扬《发智》,推崇《发智》,确实把有部的势力扩大到很大的地方,而且摄取了很多的信徒。因为他力量强了,理论性强了,讲的义门又多。“《大毗婆沙》依之而造”,这个我们已经说过了,《大毗婆沙》就是依《发智论》的解释。五百个罗汉对《发智论》的见解都写在上边,最后,由四大评家来判断哪一个是对,哪一个不对。

得此诸慧论”,诸慧、诸论都讲完了。然后,这里要两个关系要拉起来了。

无漏净慧,是眞对法。有漏慧论,非眞对法,言对法者,谓为无漏作资粮故,亦名对法。故论云:此诸慧论是彼资粮,故亦得名阿毗达磨。言资粮者,先因论教,次有生得,从生得后,方有闻慧,从闻慧后,次起思慧,从思慧后,始生修慧,从修慧后,起无漏慧。故诸慧论,是净慧资粮也。

无漏的净慧是眞的对法,它本身是对法——自性对法,它就是对法。有漏的慧、有漏的论不是对法,它不是净慧。那它怎么叫对法呢?“谓为无漏作资粮故”,无漏的净慧,靠它作资粮的,也叫对法。这是什么释?(答:依主释。)还有什么释?(答:有财释。)还有什么释?有漏的慧论怎么叫对法呢?它是无漏慧的资粮,总不能持业释吧,它本身不是。依主释?邻近释?还有?再说说看,带数释?没有数啊。你要把它关系看出来。它已经把关系给你说出来了,它本身不是对法,但是给无漏的净慧作资粮的,就是有那个果,将来能感那个果的,能得到无漏净慧的,有财释。有那个财,它将来要生起那个东西来的。

故论云:此诸慧论是彼资粮”,这个论就是《俱舍论》,《俱舍论》里边它有这个话。他为什么这么说此是资粮呢?他说,我有依据的,《俱舍论》里边说了的,这些慧也好,论也好,“是彼”,就是无漏净慧的资粮,“故亦得名阿毗达磨”。什么叫资粮?“先因论教,次有生得”,先有这个教,就是《发智》、六足,再有生得慧能够看那个教。从生得以后,才有闻慧。你单是看也不行,单是看,会念,受持,哪怕你背下来,还不解决问题。还要听,把里边的意思透发出来,经过讲的跟自己看的,有的时候,会不一样。你们自己试试看吧,尽管你批注看了很多,没有讲的跟讲的的时候有差异。当然批注讲得仔细一点,也会产生一些胜解,但是重点会摸不到。还有一个传承,传承在批注里去摸的话,很难。

我们经常看到的,海公上师讲经,一举一动,对我们听经都有一定的影响。他讲经的时候,他的手印,他说话的态度等等,都能帮助我们产生理解,也帮助我们记忆。当你想起这个法,海公上师怎么个样子说的,你把样子一记起来,他说的话的意思就想起来了,所以这个听闻有一定的作用。这是传承的关系。所以西藏他们讲传承是非常厉害的。他们是经常要传经的,传经做啥呢?把藏经“哗哗”,一个堪布或者哪个格西,他念一道,传过了。传过了,你照这个经去讲,人家要听的。哦,他有传承的。如果没有传承的,自己看了批注看出来的,不听。“他没有传承,我们不要听”,这个大有关系。那么经过大善知识座下学法学好的,那个传承是眞正的、过得硬的传承。

言资粮”,什么叫资粮?“先因论教,次有生得”,靠生得慧。生得慧之后,去听闻。听闻之后有闻慧。闻慧之后自己再去思惟,起思慧。从思慧以后生修慧。从修慧以后,成无漏慧。修慧之后,无漏慧怎么来?我们等讲见道的时候,会讲这个问题,这个是我们人生一个最大的转折点。从无始以来,我们流转生死,都在有漏法里边打圈圈,管你是善的、恶的、无记的,都是有漏的,总跳不出三界的。当见道的第一剎那,无漏法出现了。这是无始以来,划时代的第一个无漏法,那是最殊胜的东西,在这个时候见道的第一剎那出来了。在这个以后,前半截跟后半截分开了,分界线就在这里。前半截是凡夫,后半截就是圣者了。见了道以后,就是圣者,身上有无漏法,就是圣者了。他的生死也是决定会了的。在没有得到见道之前,凡夫,那是遥遥无期,什么时候了不知道。所以说从修慧以后,会生起无漏慧。所以说这些慧也好,论也好,是净慧的资粮,要靠他们慢慢地得到无漏净慧的。

这里把胜义阿毗达磨、世俗阿毗达磨都讲完了。世俗阿毗达磨这个持业释,我们也不要说了。胜义阿毗达磨讲过了,世俗阿毗达磨一样的。它这个阿毗达磨本身是世俗法,有漏法,不是无漏的,不叫胜义。

释此法名者。能持自性,故名为法。且如色法,变碍为法;能持此性,故名色法。略举此一,余法例然。

释此法名者”,它每一个字都给你交代清楚。“法”,什么叫法。还要讲对法两个字,前面讲过了,这里再讲一道。什么叫法?“能持自性,故名为法”。一个法,它能够保持自己的特性的,叫法。假如色法,它是“变碍为性”。它有变化的,它有阻碍的作用的,这个叫色法——物质。这个物质的条件就是要变要碍。那么这样子,凡是称色法,它都有这个自性——变碍,不能说这个色法,今天变碍为性,明天改了,不变碍了,那这个法就不起作用了。你说它是色法,明天这个概念没有了,不叫色法了。色法一会儿变这个,一会变那个 ,把人家学得糊里胡涂了。那就是会不变的,它有保持自性。凡是色法,它决定有变有碍,能持此性的,能够持这个变碍性的叫色法。

我这本书里边,“色法,变碍为法”。你们是什么?“也是法”,你旁边注个字,该是“变碍为性”。我们藏经呢,就不要随便改,旁边注个字好了。因为我们有个公案,以前喜饶嘉措,他是神童,他从小聪明非凡,是全藏闻名的。他十二岁时,看藏经,感到藏经有些不对头,改了几个字。达赖喇嘛知道之后,马上把他关起来。竟然这个十二岁的小孩子改藏经,这不得了,藏经不能乱改。只有说是校对的时候,与其它书里校对一会,旁边写个小注,可能是错了,就这么样。我们大正藏下边很多小字,就是校对的字了。他没有改文,原文没有改的。我又想起一个事情。海公上师的《基本三学》,据说有位居士去校对的时候,大笔一挥改了几个字,我非常反对。你没通过海公上师本人,不要改他的。你认为这个字有错,可以来个批注,不要改。改了之后,原文的意思假使有出入了,那个责任很大。校对只能是校,不能改。有的时候,自己的学识没有到家,你以为对了,实际上不是那回事。所以不能凭自己私人的看法来改大德的东西,不能随便改。

那下边“能持自性”叫法,那么“能持此性”的,能够持这个变碍性的叫色法。那么色受想行识的受,领纳为性,能够持领纳性的叫受法。这个将来都会讲,现在嘛,先举个例,“余法例然”,其余类推,这是慧毒门。一个教你了,其余自己照此类推,其它的都打开了。

法有二种:一胜义法,二法相法。胜义法者,谓是涅盘。是善是常,故名为胜。有实体故,复名为义。即胜名义,即胜义名法,故名胜义法,持业释也。二法相法者,通四圣谛。相者,性也、状也;望自体边名性,望他缘边名相。此四谛法,是法相故,故名法相法,法相即法持业释也。

法有二种”,法的定义说了,“能持自性”。法的种类,两种:胜义法、法相法。“胜义法者,谓是涅盘,是善是常,故名为胜,有实体故,复名为义”,这个前面说过了,无漏的叫胜。这里是善的、是常的——这是无为法了,常的,叫胜。无为法也有体,这个有部是一切有,也是有体的,叫义。这个胜本身就是义,叫胜义,这是什么?持业释。不要说了。见多就不希奇,一下就能懂了。开始认得有点吃力,那么这个胜叫义嘛,叫胜义,“即胜义”,胜义法,现在把胜义当一个概念,法又是一个概念,合起来,“胜义法”,这个胜义就是法。这个法本身就是常,就是善,就是有体的,也是持业释。这个大家恐怕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
第二,“法相法”,法相法“通四圣谛”。胜义法只有一个涅盘,涅盘属于灭谛的,所以只讲一个。那么法相法,四谛都通的,苦集灭道都讲。

什么叫法相?“相者,性也、状也”,对自己来说是它的特性,对人家来说,它的样子。这一点我们要说明一下,在法相书里边,相跟性,基本上是通用的。在性宗里边,相跟性决然不同。性是它的内涵,相是它的外相,二个是不一样的。所以说我们学法,我们在《印度佛学》的时候,经常讲这个话,法有体系的,是这个宗派的,它整个的法相都是服从于它的教义的,有它的一定的特别的含义。另外一个宗派,同样一个法相名字,有它的含义。 所以不能混淆。你查字典的话,这一个法相名字有几个解,你把它乱配,那就是不对头了。你很好的机子,里边的零件,你搞错一个,不行了,不会动,这个机器起不了作用了,不能运转。所以学法一定要有体系的学,一个宗就是一个宗的体系,另外一个宗,虽然同样名字,它的解释不一定一样。

这里就是说,“相者,性也”。这是在法相里边,相是两个作用,对内说是性,对外说是状——形状。所以“望自体边名性”。“望他缘边”,从人家来看,叫相状——样子。这个“四谛法,是法相故”,这四谛法它本身叫法相。下面不要看,什么释?持业释。这个好容易了,它本身就是法相,法相就是法,持业释。

对有二义:一则对向,谓无漏慧,对向涅盘;二则对观,谓无漏慧,对观四谛。前言对向,以因对果;因即净慧,果即涅盘。后言对观,以心对境;心即净慧,境即四谛。无漏净慧,但是其对,是能对故;而非是法,非所对故。言对法者,是法之对故,依主释也。

对有二个意思,前面我们讲过,对向、对观。“对向,谓无漏慧”,以前对向、对观还是含含糊糊的,这里现在具体的东西拿出来了。无漏的慧,哪个来观呢?无漏慧来观,就是阿毗达磨,就是这个对法,它对向涅盘。它无漏慧,它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涅盘的,这个是胜义法。在现在没有达到胜义之前,它该起什么作用呢?要观四谛,观了四谛之后,然后断烦恼,断了烦恼之后,就证涅盘。所以说对向的目的,远的目的是涅盘,当下的任务是观四谛。“谓无漏慧,对观四谛”。“前言对向,以因对果”,因对果来说,这是因果一对,“因即净慧,果即涅盘”。后面的对观是心跟境来讲一对,心境相对,能观的心——无漏慧,所观的境——四谛法。(10B)“无漏净慧,但是其对,是能对故”,这个没有问题,无漏净慧是对法,它是能对,它是心,心是能——所观的境是所。“而非是法,非所对故”,因为无漏净慧是能观的,是能对的——是对,不是法,不是所对。“言对法者,是法之对故”,是胜义法的对,或者是四谛法——法相法的对,“法之对故”,叫对法。这个前面出现了,前面出现呢,内容是比较空的,还不踏实,这里东西都摆出来了。法之对故,叫对法,依主释,还是同样的。但是内容就比较具体的都拿出来了,那么讲到这里是够了,把对法讲完了。

下边引了光法师的文,有点麻烦,把能对、所对都来个对法。我们的要求,能懂的就懂,不懂的就不管它。把基本的对法要抓住,然后这里它变出来的样子呢,这个都好变了。我们说百法明门,初地菩萨,一个法好变一百个样子,能一百个方式来讲。二地菩萨,一千个样子。到了佛就无量无边,一个法可以说不完的,讲一句法的话,可以穷生死际讲不完,那就是佛的智慧。但是我们现在呢,智慧大的,他给你变化一下,你把他领会了,很好。智能小的,把基本的领会了,那些变化的样子,暂时不管也可以。下边就是变化的东西来了。

光法师云:能对对胜,且与对名;理实而言,亦名为法,持自性故。所对法胜,且立法名;理实而言,亦名为对,是所对故。由此对法,俱通能所。总有六种:一自性对法,谓净慧也;二随行对法,谓净慧眷属也;三方便对法,谓有漏四慧也;四资粮对法,谓论教也;五境界对法,谓四谛也;六果对法,谓涅盘也。前四能对名对法,后二所对名对法也。

光法师云:能对对胜,且与对名”,能对的那个东西——净慧,它的对的作用是比较殊胜,所以叫它对。“且与对名”,把“对”的名字安上去。“理实而言,亦名为法,持自性故”,照道理来说,它也叫法。因为本身它有它的自性,也能持,它本身也是个法。净慧它的简择,无漏的简择,就是净慧的自性。我们说它也有它的自性,不会今天它是无漏的简择,明天成有漏的不简择了,不会。所以无漏慧,它有持自性的,也可以叫法。它既是对,也可以叫法,这是通能所。

所对的法,本来是涅盘法,是胜义法了,四谛是法相法了——法的意思殊胜了,叫法。“且立法名”,所对,它法的意义比较殊胜,所以我们姑且叫它“法”,照道理讲也叫“对”。为什么?“是所对故”,它是所对,所对还是对的一个环节,对不能离开能所,能对的叫对,所对的也可以叫对,所以说也可以叫对。“由此对法,俱通能所”,这样子看起来,扩大了,对法,能、所都可以叫,它就是说阿毗达磨——对法,也可以说是净慧,也可以说四谛法。四谛法也能叫对法,涅盘法也叫对法,这是广泛的对法的意思了。这个,我们不要求大家去掌握,还是把前面的能对是净慧,所对的法就是四谛、涅盘,这个掌握就够了。

下边讲一讲,记不记不需要,但是四个法是要的。这里总有六种,这六种里边,前四种要紧的,后面两种可以要,可以不要。

自性对法”,我们说过,表上有的,净慧本身就是对法。“随行对法”,就是净慧的眷属,二十八个法。“方便对法”,就是有漏的四个慧,生得慧、闻慧、思慧、修慧。“资粮对法”,论教,《发智》、六足。这个四个是要紧的,在众贤论师的《顺正理论》,它讲了四个。普光法师是立了六个,所以这六个是普光法师的意思。下边两个就是所对也叫对法。“境界对法”,就是四谛,是观的境界。“果对法”,所向的涅盘是果,那么也叫对法。“前四能对名对法”,前四个能对的叫对法,就是净慧跟它的眷属了,还有产生净慧的方便及资粮。后边两个所对的对法,涅盘跟四谛法是所对的,叫对法。

此能所对,各有三释。且能对法,有三释者:一能对名对,所对名法,法之对故,名为对法,依主释也;二能对非对法,所对名对法,能对名对法者,有对法故,名为对法,有财释也;三能对名对,是能对故,亦名为法,持自性故,对即是法,名为对法,持业释也。 所对法中,亦有三释,准能对说。依宝法师,唯说能对,名为对法,释对法名,唯依主释也。此解甚佳,妙符论也。

所以说能对的、所对的都有三个解释。这里边更繁复了,我们念一念,懂不懂,随便你们。懂了更好,不懂算了。

能对有三个意思,“且能对法,有三释者”,“能对名对,所对名法,法之对故,名为对法,依主释也”,这是净慧,净慧是能对,它所对的法叫法,它是法之对,是四谛、涅盘的能对的那个法,叫对法。“能对非对法”,能对不叫对法,所对的叫对法。能对叫对法的缘故呢?它是有那个所对的对法,有财释。“能对名对,是能对故,亦名为法,持自性故,对即是法”,持业释。能对如此,所对也有三个,靠自己,慧毒门。能对的告诉你了,所对的自己去看,自己把它摆出来了,道理是一样的。这样子说,又比较,很复杂。但是下边来一个:

依宝法师,唯说能对,名为对法”。普光说了那么多,法宝的意思呢,能对的叫对法,所对的不能叫对法。以这样子来解释对法,只有依主释,不要持业释,也不要有财释。“此解甚佳,妙符论也”,这个解释,圆晖法师说,很好。圆晖法师的意思,法宝法师讲得比较合理的、比较好。为什么?跟论的意思符合。因为论里边说,“净慧随行名对法”,没有说四谛涅盘叫对法。所以说能对的净慧跟它的随行,乃至它的资粮的慧论,这个叫对法,是符合世亲菩萨原意的。其它的,普光法师讲的那些,这是发展的,可以不要去管它,也可以作为开智慧的一个门,也可以用。但是主要的意思还是根据论主本身的:“净慧随行名对法,及能得此诸慧论”,这个标得很清楚,净慧是对法,随行是对法,慧、论是对法,没有说果的涅盘、四谛是对法。这个论主原来的意思很明白,很清楚地标了。

今天讲的就是:“净慧随行名对法,及能得此诸慧论”,这个很重要。人家问你阿毗达磨是什么?对法。什么叫对法?能对,所对。对向什么?从因果一对来看,对向涅盘;心境一对来看,对观四谛。哪个能对?净慧、随行。哪个是资粮?诸慧、诸论。这都叫对法,但是有差别。净慧是自性对法,无漏的,胜义对法。随行虽然不是自性对法,是跟它一起跑的,也是无漏的,也叫胜义对法。能够作胜义对法的资粮的那些慧、那些论,它能够产生阿毗达磨对法——有对法故,名对法,有财释——也叫对法,但是是世俗对法,本身是有漏的。所以说我们现在听经也好,思考问题也好,乃至入定修也好,没有出现无漏慧之前,还在有漏里边,还不坚固的。无漏法出来了以后,这才是不退了。所以海公上师提出的,叫我们现在进军的目标——见道。见道就是无漏法。无漏法,第一次出来是在见道。所以说我们要求自己这一辈子最好能见道。见了道之后,不退,这个是有好处。那么你是不是能见道?尽你的力量拼命地跑。不要说,“反正我不行了,随它去了”,这是自暴自弃。你能跑到见道最好,跑不到,也在这个方向跑。那你下一辈子,一跑就到了。如果你这辈子不跑,下辈子更不行,再下辈子更不行,以后懒的等流果不断地发展的话,那就是没有办法跑了。所以说我们即使跑不到,跑的心要有,这个愿要发,这样子,总有一天会到。

今天的内容也比较多,就讲到这里。



打印  |  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