俱舍论颂疏讲记


《俱舍论颂疏》第八讲

[ 发布时间:2015-02-13 | 浏览:5368次 ]


昨天我们讲到对法藏的第一个颂,还没讲。讨论的中间,有人提了几个问题。我们先把问题回答一下,再接下去讲。

第一个问题,“此无漏慧,名对法者,法之对故,名为对法”。

这个是在我们讲的“略释品题”里边。这无漏慧为什么叫对法,我们说无漏法是对,为什么叫对法?我们说它是对的什么?对的是四谛、涅盘,四谛、涅盘都是法。它是“法之对故”,它是那个法的能对,依主释,叫对法。这是解释无漏法为什么叫对法。我们也可以说,因为这里法是特别的指涅盘——胜义法,跟法相法;如果说一切法都是法的话,无漏慧本身也是个法,对就是法,持业释也可以。不过这里因为法是特别指的胜义法、法相法,这是所对,无漏慧是能对,无漏慧对的是四谛跟涅盘。是四谛、涅盘的能对,“法之对故”,所以说叫对法。这是讲无漏慧为什么叫对法,这是依主释。

他说两个意见。第一个,能对的是对向、对观,所对的是四谛、涅盘,这个没有什么问题。能对的是慧,体是慧,这个慧的作用,对向涅盘,对观四谛,这个是没有问题。所对的四谛、涅盘是法,能对的是慧,为什么叫对法?“法之对故”,为四谛涅盘的能对,叫对法。这个好像是没有什么矛盾。第二个,无漏慧是能对,所对的四谛法。

两个是一样的。你们辩论了半天,我看辩来辩去一样,辩啥东西呢,没有什么可辩的。这两个问题是同样性质的,没什么分歧嘛。问题就是,为什么叫“法之对故”,这个你们把它搞清楚就行了。因为它所对的是四谛、涅盘,这是一定的对象,不能乱对的;是四谛涅盘的能对,所以叫对法,这是依主释。依了四谛涅盘安的名字,叫对法。

第二个问题是比较困难一些:“藏有二义,一是包含,二是所依,这所依怎么解释?

所依,依靠哪个?这个很好解。能依的是《俱舍》,所依的是《发智》 、六足。 《俱舍》是依了《发智》 、六足造的,它是它的所依,这个很简单。我们书上也有。我们看“藏有二义:一者,包含;二者,所依。言包含者,犹如籄箧,此论包含《发智论》等”——包进去了——“诸胜言”,所以叫藏。“《发智论是对法,《俱舍是藏”,为什么叫对法藏?是《发智》、六足的这个对法的藏,是它们的箱子, 藏那些《发智》、六足的对法的,叫对法藏。等于说我们书箱了,这个箱子是藏经书的,叫经柜子,或者叫经箱。《发智》、六足——对法是所藏的,能藏的是箱子,叫对法藏。这个好解。依主释。“所依”,这个也很清楚。它说:“引彼义言,造此论故”,引《发智》、六足的道理来造《俱舍论》的,所以叫“所依”。

光法师的错误是错哪些?

光法师错就是错在刀藏是有财释。我们看,光法师解释:“鞘名刀藏,刀所依故”,本来,《顺正理论》,刀藏只解释所依,刀的所依是刀的壳子——刀鞘,刀藏,藏也是鞘的意思、所依的意思。刀藏,刀依那个藏;到此为止,完了。光法师过分地发挥了。他把刀鞘表刀藏,刀所依的。本来到这里就可以了,把所依的意思讲完了。他下边来一个有财释,就搞错了。“言刀名藏”,这个没有刀叫藏,刀藏是壳子叫藏。他说“言刀名藏,取鞘藏名,以有藏故,名为刀藏”,这个成了有财释了,这个讲错了。所以后来法宝说,“藏或所依,犹如刀藏,此正理文,但释藏义”,只解释藏是所依的意思,没有说有财释。你说有财释呢——“光法师说刀名藏,做有财释,谬之甚矣”,把刀藏当作有财释来讲,是错了,这句话是错了,下边是对的。

彼《发智》等”13——这个话对的——彼《发智论》、六足论,是这个——这个就是什么?就是《俱舍》所依的。 《俱舍》依靠 《发智》、六足的义言来造的,是依靠《发智》、六足。什么叫所依呢?“所以然者,谓引彼义言”,引《发智》、六足的里边的意思、它的话来造这部《俱舍论》的。“彼《发智》 、六足是所依”,它本身是对法,所依也是藏。《发智》、六足本来是对法,它也是藏,对法即藏——对法藏,这是持业释。《发智》、六足叫对法藏,是持业释。

再翻过来,《俱舍》为什么叫对法藏?因为《俱舍》是依《发智》 、六足。 《俱舍》本身它没有名字,它因为依 《发智》、六足来造的。它里边有《发智》 、六足的义言。 《发智》、六足叫对法藏,《俱舍》有对法藏,所以叫对法藏,这是有财释——这个地方才是有财释。所以说有财释是解释“《俱舍》为什么叫对法藏呢”,因为《俱舍》里边有《发智》、六足,《发智》、六足是对法藏,那么俱舍有对法藏,所以叫对法藏。这是有财释。

那么说持业释为什么不讲?我们说藏本来是俱舍,《俱舍》本身就是对法,对法就是藏,这是持业释,可以的。但是世亲论主谦虚,他说我这部论,称不上对法,只不过是依它们的造的,它们叫对法,这个也叫对法。自己称对法,离开了《发智》、六足自己称对法,不敢当。所以“对法即藏”,这个解释,世亲菩萨谦虚,没有用。那么依靠《发智》、六足造的,所依就是,因为它既然是它的所依,它里边就有它的话,有《发智》、六足,就是有对法藏。它们就叫对法藏,我因为有它的话,也叫对法藏,这是归功于《发智》、六足,有财释。这个他用了。

第一个依主释。依了《发智》、六足造的,好像是《发智》、六足的藏,给《发智》、六足做一个箱子,对法的一个箱子,对法的藏,叫对法藏。这个也是自己谦虚,自己不是一个对法了,只不过是藏这个《发智》、六足的对法的,叫对法之藏,依主释。

凡是这个依主释也好,有财释也好,都是论主不取自己的功。我自己做不了对法,都是依靠它们,或者把它们包起来,这个叫对法藏。“对法即藏”,他就没用,实际上要用也可以,因为《俱舍》本身就是对法。“对法”,你们要知道,对法就对向四谛、对观涅盘了,这是很甚深的一个……再么是广大了,无比了,这些意思,对法的意思很多的。这样子殊胜的法,世亲论主他自己不居功,他说,我没有这个功能,造这样殊胜的法,只不过依它们造,或者包含它们的意思完了。所以用的是依主释跟有财释。(08B)问题是这样子解决了。

我们感到,有的人就是深入不下去,或者说思想在这里顶住了,通不过去了,那么这个就是不熟悉的问题。你把依主释、有财释……我们下边经常要碰到,碰到之后,一次见面熟悉一次,两次见面熟悉一次,等到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,碰到了之后,你不要去看了,自己会出来了,这个是什么释,自己会来了。

这个也要用功,不是说,反正看久了会来的,我就随它去好了,这个不行的。这样你看了一百遍也没用,自己每看到一次,自己思惟一下,它为什么这样子说,你把它搞懂了以后,这个搞懂,两个搞懂了,第三、第四,自己会决定它的意思。那么这里,六离合释的例子不断会出现的,开始把它的主要的意思抓住,然后具体的,这个什么释,那个是什么释,慢慢慢慢熟悉了,就会掌握这个原则。下边我们今天要开始正式讲颂文。

诸一切种诸冥灭,拔众生出生死泥,

敬礼如是如理师,对法藏论我当说。

这个颂我们昨天说的。在清末民初,自从杨仁山把日本的藏经拿回之后,我们中国佛教兴起了一个新的学风,对那些法相、《俱舍》都产生了极大的重视和钦仰,学习的风兴起来了,也出了很多的法相家。 《俱舍论》从来不讲的,也有人讲了。在这个里边,这个颂很重要。我们讲过了,几乎一些学佛的法相的都会背这个《俱舍颂》的第一句,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学过《俱舍》的,这个特别重要的颂,他们也背下来。我们现在说《俱舍》六百零七个颂,是不是每个颂都要背,也不一定,重要的要背,这个颂是要背的。

这个里边我们先分析一下。“诸一切种诸冥灭”,“一切种冥灭”是智德,“诸冥灭”是断德,就是敬礼佛的三个德。“诸”14就是不说明是哪个,凡是有这三个功德的人,我都敬礼的。为什么不说明呢?因为外道也称他们的师是佛,那么你说佛,他说佛,都说你自己的好,反正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,总是说自己好。我们就不说,我们说“诸”——凡是这样的人,不是一个人,“诸”就是不少的,多数了,只要有下面三个功德的,我就敬礼他。实际上有这三个功德的,除了佛之外,没有第二个。所以说虽然指德,实际上还是归依的是佛。因为恐怕外道讥嫌,他就故意不标出“佛”,就用“诸”。“诸”就是代表下边有这么些功德的人。“拔众生出生死泥”,这是悲德,也是恩德。断、智、悲,就是包括佛的所有的功德,以三个类型来包括。那些有智德、断德、悲德的圆满的人,我要归敬的。当然就是佛了,这是归敬序。

第四句,“对法藏论我当说”,发起序。“对法藏论”,就是《俱舍论》,“我当说”,我马上就要说了。下边我们分析,我们发的这个东西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这也是,其实没有也可以的,有些人,他好像对那些文字透不过,透不过,画个表帮助理解一下(见本书第86页)。我们讲的时候,可以把这个表拆开来看一看,看了长行,那么自己对照好了。

这里我们先讲一下。为什么造论的时候都要归敬?这个什么原因?《光记》里边它这么说的15,恐怕有魔。我们为什么讲经开头要念《五大金刚》,念了三天,还是广的?每一次讲经之前要念《心经》?都是祛魔的,《心经》是祛魔的。玄奘法师,他到印度去取经,在沙漠地带,一个人,晚上住在那里,就看到飞沙走石,好像千军万马冲过来了,他马上就念《心经》,念了几遍,什么都息下去了。所以说《心经》力量很大,不要看轻了。四川有一个中学体育老师,他是气功师,他跑到昭觉寺请上师加持,他什么原因呢?他说还有一个气功师跟他一起练的,他说他明确地知道他偷他的气,但是他没有办法阻止他。后来上师叫他念《心经》,《心经》念了之后,过年了,他又来了,来送礼感谢了。什么?《心经》一念,他偷不了了。这个我们一般《心经》“哇……”念,好像没有什么了不得的,从这一点看,《心经》的力量大得不得了。但是要看你怎么念,你如果马马虎虎地念,有口无心地念,当然功效不大。如果你诚心诚意地一心专念的话,马上功效就来。

我们说念经、念咒功效大不大,第一个我们早就说过,为什么要修四皈依呢?就是看你信心有没有。信心没有的,没有根的,这个树再大,没有根的,栽在哪里,两天就蔫掉了,长不了果子的。你有根,信根坚定的,那你念的经咒功效就大,第一个还是信心。第二个你菩提心有没有,因为一切经咒都是度众生,拔苦予乐的,如果你没有菩提心,你虽然信心是有了,功效只是到这里为止了,大的功效发不出来了。如果菩提心具足的,眞正不为自己,把自己抛开,情愿牺牲自己,为一切众生的。那你念这个经、咒,马上见效。我们看古代,他们念秽迹金刚什么东西,力量大得不得了,马上一些功能都出来了,经上也说的。为什么现在的人念了很多,没有效呢?那就看你自己,念的人的心不一样了,第一是信心不够了,第二是菩提心没有了。那你再念,功效就没有那么大,受到限制。我们说《药师经》大家每天念的,念《药师经》的功效大得不得了。但是你念呢,你感冒的还在感冒,咳嗽的还在咳嗽,乃至于病的还在病,那就是念的心不一样。

但是有一些地方你要知道,因为我们学正法、在弘正法,有些小的魔障,来了,你把它消掉,是消魔障,这个是好事情,只要不要大的,不是中断的,没有关系。只要不中断好了,你用感冒,把你过去无始以来的重的地狱、饿鬼的那些业障消掉了,不是很轻松吗?所以这些也不要怀疑。

但是功效大不大,它是决定在你对三宝信心跟菩提心上边。这个自己要去衡量。如果你说你要念经念咒要功效大的话,赶快把信心提起来,赶快把菩提心发起来。但是,赶快又不是凭口讲的,“我赶快发菩提心了!”发不发的起,看到人家受苦,你是不是情愿代他受呢?这个恐怕不会了。不要说我们,难陀,佛带他到地狱里去看看,看见把罪人叉进去,丢在锅里煎,啊!痛苦得不得了。后来看到一个锅,空的,他就问佛,怎么回事?佛说你自己问,他就问那个狱卒:“这个锅怎么空的了?”狱卒说:“人间一个难陀,他为了天上的享受,修行,修行了生天,生天好之后,享受享完了,到这里来了”,他就赶快跑开了,只恐怕知道他是难陀,把他马上叉进去了。那就是害怕了。这个菩提心就还没有眞正生起,眞正生起了,那你为一切众生代苦也不怕了。但是他那个时候是开始信佛,他的出家是看到天女的好才出家的,他当然这个时候还差一点。但这一次看过之后,他知道恶道的苦以后,眞的发心修行了。

这就是说眞正的修行的人,念咒、念经,菩提心、信心生起来,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生起来的。我们天天在念《五字眞言》,菩提心、菩提心……天天在发了,到底你发了没有,我们说天天念,天天念,就是叫你发的程度,一点点积起来。我经常说这个话,量变可以导致质变,四皈依十万、二十万、三十万、四十万、一百万地念,皈依的心就会坚强的。一方面,三宝加持,一方面你是不断地,不断地,不断地串习,就会产生力量。我们天天念经,一天四座,每一座都要好几次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,为什么?把你这个力量增强了,你不要念疲了,哎呀,天天那几句话,马马虎虎,念着念着,打瞌睡了。这个你自己把那些力量都损失了,没有了,所以说不便宜。我们既然来了,好容易碰到这些经了,你念一道,一道的力量,念两道,两道的力量。你去打瞌睡,你东想西想,或者甚至人家念咒了。海公上师经常说的,中间念咒的时候,是刃上加钢,这是最刀口最紧要的关头,偏偏一念咒了,抽小解去了。抽小解不是眞抽小解,外边去耍一会。我看到有些人,甚至于抽大解,大解抽好了回去呢,还在那里冲壳子。这个就是不想念经,说个老实话。反正这个地方念咒了,不念了,就是停下来休息了。这个错误的不得了。自己放弃自己的权利,可惜,我看到这些人可惜。

第一是恐怕有魔事,恐怕造论因为魔的妨碍,不终。我们说过了,上次不是讲了吗?演培法师讲《俱舍论》,在国内大陆上讲了四次,都没有讲完,到了海外去,台湾讲了一次,也没有讲完,最后几品是写完的。所以那本《语体解》,并不是讲的全部笔记的,前边是人家笔记下来的,后边是他自己写的。所以这个不要看轻了,《俱舍论》有那么多的魔障,那就是说《俱舍论》是那么重要。如果不重要,魔不来障你的,因为太重要了,所以障。我们说世亲菩萨要造这部论,不求归敬颂的加持,那个魔力量也很大,恐怕造不完。所以说要求加持。归敬颂第一个意思,恐怕有魔妨碍这个造论的事情,所以要“赞德归敬,求佛加被”。

另外,我们这个论先是归敬三宝,使大家知道释迦佛有那么大的功德,既然对佛产生恭敬心,对佛说的法也产生尊重,所以说要赞叹德。

第三个,我们,凡是佛弟子,我们在皈依的时候都说的,一切重要的事情,要做一个大的事情,都要陈白三宝,造论那么大的事情,当然要陈白三宝、要归敬三宝,所以说归敬的意思很多,扼要的我们就说这几点。下边按了文看。

释曰:此之四句,正明序分。就此序分,复分两段:一归敬序,二发起序。即前三句,是归敬序;第四句是发起序。

这个四句是讲序分里边的“正明”,正式讲序分,下边是“随难别释”。在序分里边,又分了两段,一个是归敬序,一个是发起序,这是我们说的,前三句是归敬序,归敬佛的三德。第四句,发起序,要造论了,发起要造论的。

乙一 归敬序

就前三句,初两句明佛三德,第三句指德归敬。

三句里边再来分析,初两句明佛的三德,智德、断德、恩德或者是悲德。第三句“指德归敬”,有这样子德的人,我才归敬。那就是没有直接标明佛的具体的名字,而以德来彰佛,有这样子德的人我归敬,那就是只有佛才有这个德,所以说我们归敬的就是佛。这个为什么不直接说“佛”呢?我们已经说过了,因为怕外道说你们自吹自擂,自己抬高自己,说自己的好。而外道也有自己称佛的,现在印度有个婆罗门,他着本书,有两个人拿来送给我两本,他就自称薄伽梵,薄伽梵就是世尊了,他自称成佛了。外道也有佛,内道也有佛,到底怎样的佛呢?以这样子功德的人。这样子功德的人,不要说外道没有,内道里边除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,其它的也没有圆满这三个功德,那就是归敬的是佛。

丙一 明佛三德

初诸字,明所归敬,次十三字,明佛三德。诸者,谓诸佛,故论云:诸言所表,谓佛世尊。后十三字中,前有六字,明自利德;后七字,明利他德。

第一个“诸”,“诸”就是颂词里边那个“诸”,“诸字,明所归敬”,所归的人,这是代名词。诸就是那些人,不是一个。“次十三字”,“诸”下边十三个字,“明佛三德”,智、断、悲三个功德。这是总的标一标,下边一个个的解释。所以这本书解得实在是很仔细的。

诸者”,诸这个字“谓诸佛”。“故论云:诸言所表,谓佛世尊”,“论”就是《俱舍论》,他就是引经据典的,《俱舍论》里边也这么说。怎么说的?“诸言”,诸这个话,这个“言”就是字,他表些什么?“所表谓佛世尊”,就是代表佛世尊,是代名词。“后十三字中,前有六字,明自利德”,前面六个,佛的自己的功德圆满;后边七个字,利他的功德圆满。下边就是比较难一点。

一切种诸冥灭者,自利德也。冥有二种:一者,一切种冥;二者,诸冥。一切种冥名不染无知,诸冥是染污无知。此二无知,能覆实义,及鄣眞见,故说为冥。 外境名实义,内心名眞见。

一切种诸冥灭”,这个里边两个功德,总的来说,自利的功德。“冥有二种:一者,一切种冥;二者,诸冥”,这句话里边,这个冥是两用的,一切种冥灭、诸冥灭,两个冥灭掉的,这样的人。第一个一切种冥,第二是诸冥,这两个冥都灭掉,叫灭。这个灭也是两用的:诸冥灭、一切种冥灭。

什么叫“一切种冥”?一切种冥,“名不染无知”。“无知”,什么都不知道,糊里胡涂的,没有智慧。但是这个没有智慧呢,是不染污的。什么叫不染污的?我们说善、恶、无记三个性,善、恶、无记里边,善是不染污的,恶是染污的;无记里边要分两个,有覆无记——染污的,无覆无记——不染污的。所以说不染污指的是善跟无覆无记,染污的指的是恶跟有覆无记。所以说染污跟恶不一样。假使我问你:“染污是不是就是恶?”你怎么回答。“恶是染污”,要这样回答。反过来说。凡是恶的一定是染污的;而染污的不一定是恶的。所以你要是答了一个“染污是恶”。那你错了。“有覆无记是不是染污?”“是染污”,“是不是恶?”“不是恶”,哦,你错了。所以说这个说话要有方式。你说“恶是染污”,没有毛病的;“染污是恶”,有毛病的。所以说这个辩论方式后边有。

不染无知,这个无知,不染污的,善的跟无覆无记的。下面是染污无知,它是恶的跟有覆无记。“此二无知”,为什么叫无知呢?“能覆实义,及鄣眞见”,这个鄣,跟耳朵旁摆到那边去,一样的,障碍的障。能够盖覆实义,外边的境叫“义”,如实地知道那个境,这个实在的境把它盖了,看错了。明明的是一个枯木头,远远地看当个人;实义盖掉了,“覆实义”——没有看对。“鄣眞见”,因为我自己的见本身就错了,不是外面的东西搞错了,是内部的见错了。我们说这个“知见不正”的那个“见”最重要了。把“外覆实义、内障眞见”这样子的东西,叫冥,也就是无知了。“外境名实义,内心名眞见”,内心正确的见障住了,外面实在的、客观的东西给你盖覆了、看错了,这个都叫无知,也叫冥。

一切种者,不染无知,种类无边,名一切种。障一切法,不能悟解。是不染无知,故种类多也。不染无知,劣慧为体。三性门中,善无记摄。体非烦恼,故名不染;于境不悟,称曰无知;无知即不染,名不染无知,持业释也。亦名习气。数习烦恼,所成气分;习之气故,名为习气。唯佛永断,二乘犹有。

什么叫一切种冥呢?“一切种者,不染无知,种类无边”,不染无知,这个无知不是染污,就是不属于烦恼的。这个种类多得不得了,各式各样的都有,凡是你对一个东西不知道,都是不染无知,假使你电视机装不来,录音机你修不来,你造原子弹你做不来,这些都是不染无知,不是坏事,也不是好事。甚至好的也是属于不染污无知。“种类无边,名一切种”,为什么叫一切种呢?它种类很多。“障一切法,不能悟解”,所有那些一切种类、各式各样的法障住了,不能使它悟解,这就是不染无知。一切种冥,“是不染无知,故种类多也”,所以说不染无知的种类多得不得了,佛却是没有,佛一切都知道。

我们说佛在世的时候,有个看牛的牛娃儿,他说佛什么道理、天文、地理都讲得来,哲学方面都讲得好,但是看牛他没有看过。他是王宫出生,从小是太子,后来参访婆罗门修苦行,最后是菩提树下成道,就教化众生了,从来没有放过牛,放牛的技术,我总该比他高一点吧!他就故意去问佛,他说:佛陀,你是一切智者,你看放牛,有几个事情要注意,重要的有几点呢?佛就说了一、二、三、四,说了很多,说了半天,那个牛娃就想,哎呀,我只知道一大半,佛还说了很多我从来没听到过。那就是说放牛的知识,佛也是全部圆满的知道的。那就是一切种冥全部去掉了。

不染无知”,它的体是什么法呢?“劣慧为体”,它这个慧,力量很弱,就是说不正确的慧。“三性门中”,三性就是善、恶、无记。三性门,就是分别它的善、恶、无记,一共三个性。三性门里边,它属于“善”、“无记”——是无覆无记,因为不染污;这两个所“摄”。它的体不是烦恼,是劣慧——不正确的慧、错误的慧,不是烦恼,体不是烦恼,所以不叫染污。但是虽然不染污,“于境不悟”, 这个劣慧,眞正碰到境的时候,它不能正确的知道,也叫无知。无知就是不染,本身是不染污的,也是无知的,一个东西,不染无知,持业释。这个我们又练习一次,持业释,因为它无知跟不染污,就是一个东西,一个体上。他本身是不染污的,又是无知,对一切境不能悟解,这是作用。是不染就是无知了,就是持业释。我们学一次,把它意思深刻一 下,要学上四五个之后,能够自己来说,假使你书不要看,我问你:“不染无知是什么释?”你要自己说出来:“持业释”,这个你就掌握了。否则的话,永远靠书的话,一辈子离不开书。这个把你书,像唐武帝一样烧掉了,你就什么都没有了,那做法师不行了,离开了书,当不了法师了,你有什么用处?“无知即不染,名不染无知”,这是持业释。

这个也叫习气。“数习烦恼,所成气分”,它为什么叫习气呢?“数习”,这个烦恼,一次一次犯,一次犯、一次犯,不断地起烦恼,数数就是很多次的练习这个烦恼,它有个气分。我们说泡茶,一个茶杯,一次泡,二次泡,泡泡泡,泡上一年,这个茶杯你不要摆茶叶,这个水倒下去有茶的味道,那就是习气。数习的烦恼,所成的气分,叫习气。什么释?自己来来看,六离合释是什么释?你看,什么叫习气?“数习烦恼”,经常串习的烦恼,所成的气分,好了,下面不要看下去了,叫习气。什么释?看一看,“习之气故”,这两个话就表明了依主释。习的气——依了习来的气分,依主释。它没有跟你说依主释,但是这个“习之气故”,你就看出来了。这个叫习气。

唯佛永断”,因为你想想看了,习跟气不是一个东西。数习的烦恼。烦恼所成的气分——它另外的一个气分。等于我们说鲍鱼之肆,里边有个腥气,那你经常跑跑,你这个房间,这个气味,是从这个臭的东西生出来的,但是它不是那个东西。我们说最好的茶壶是宜兴茶壶,那个陶器,它里边眼眼是很细的,用它泡茶,泡到后来 ,里边细的孔孔里边把茶的气分吸得很厚,最后,你没有茶叶子,倒点开水,泡出来的东西跟茶一模一样的味道——习气。它没茶叶,但是气有。这个习气,佛是永远断完的。“二乘犹有”,阿罗汉还是有。

故论云:声闻独觉虽灭诸冥,以染无智毕竟断故,非一切种,所以者何?由于佛法极远时处,及诸义类无边差别,不染无知犹16未断故。

解云:佛法者,佛所知法,即极远时等是也。八万劫外,名极远时;三千界外,名极远处也。

故论云”,《俱舍论》里边说,“声闻独觉虽灭诸冥”,烦恼的冥,无知是灭掉了。“以染无智毕竟断故”,染污的无知是断完了。但是“非一切种”,一切种冥没有断。“所以者何?由于佛法极远时处,及诸义类无边差别,不染无知犹未断故”,“不染无知”,对这些佛所知道的法,极远的时间、极远的处所、其它的各式各样的东西,他不能知道。这个我们下边要解释,先念下去再说。这是《俱舍论》里的话,我们看到序里边,他就说了。凡是重要的地方,不但没有削掉,把论的原文引下来 ,引下来之后不算,还要给它批注。

解云”,这是解《俱舍论》的话,什么叫佛法?“佛所知法”,叫佛法。这是什么释?依主释。这个很容易。佛所知的法是什么东西呢?极远的时处等等。什么“极远时”?八万四千劫以外的,叫极远时。声闻只能到八万四千大劫为止,再远的,阿罗汉再入定,没有办法知道。佛不要说八万四千劫以外的,无始以来的事情,就像看手掌一样清楚,所以佛有这个功能。阿罗汉还没有。阿罗汉只知道一个三千大千世界。所以说在原始佛教里边,不讲他方佛,就是本世界里边的事情。一个世界一尊佛,释迦牟尼佛出现了,其它的佛不会有的,所以只讲一尊佛。现在我们看,缅甸造的玉佛,基本上都是释迦牟尼佛。有人告诉我,药师佛,阿弥陀佛的佛像,他们那里没有的,因为他们原始佛教,就是一个释迦牟尼佛。

(9A)佛的智慧就可以知道十方世界。阿弥陀佛,东方药师佛,阿閦毗佛,宝生佛,多得不得了啊。有一本叫《千佛名经》,忏悔的,一千个佛给你列了名字,这个是极远的处所,三千界以外的佛都知道。还有各式各样的,“及诸义类无边差别”,每一个法的各式各样的特征,各式各样的意思,佛一清二楚,没有一个法不知道的。一个头发丝丝的那么小的东西,在无量劫以前的一个小事情,他就是现量看到,没有什么怀疑。无量劫以前的事情,怎么现量看得到啊?这个事情好像是很渺茫的。佛的智慧好像是神乎其神,有点好像讲得太过分了。但是我们学过科学的就知道,如果你走路的速度比光还快的话,你就可以跑到光的前头——现在诸葛亮在打仗,你还看到,现量地看到。因为这个光跑过去,在宇宙里跑,宇宙没有底的,光不断地在朝外放出去,你如果追上这个光的速度的话,你就看到诸葛亮还在打仗,现量,当下看到。所以佛现量见一切法,不希奇。这个佛的功能当然比我们的功能要大得多了,比科学也不晓得超过多少倍。

我们这里讲一个公案。阿罗汉不断习气,断烦恼。毗离夷婆叉,他是一个阿罗汉,他从小富贵出家,是一个富贵子弟,家里佣人很多,大富长者的孩子嘛。不但这一辈子,生生世世,因为他培的福报大,生生世世都生在富贵之家的。他成了阿罗汉,功德很大,他每天都要经过一次恒河,这个恒河的女神,她恭敬阿罗汉了,看到他来了,就把河水,因为这水不太深,她把它两边一排,一排之后,阿罗汉,毗离夷婆叉,就从这个河水干的地方踏过去,过河,脚上一点不沾湿。这样子搞惯了,阿罗汉他自己一跑近恒河,他就是:“唉,小婢,给我开路!”小婢就是小丫头,因为她是女人了,“小丫头,给我开个路”,他也不是什么看不起,因为他富贵家里搞惯了,喊人都是丫头了、奴才了,喊惯了,心里也没什么看不起,因为是个女神嘛,他就丫头叫起来了。这个女神呢,河神呢,心里就不高兴,我倒天天给你开路,你还骂我丫头,“小丫头”。一次,二次,忍下去了,天天如此,她受不了了。她就跟佛去告状去了,“我天天给那个阿罗汉开路,他叫我小丫头,我受不了”,佛就说好好,就把毗离夷婆叉请过来,请过来之后就问他是不是这回事情?他说是的,我叫她小丫头,是的。他说你这个不好啊,人家给你帮了忙了,给你开路,你给她道歉,当面给她道个歉。他说好,好,对的,因为本来没有这个烦恼心,他该道歉,他说:“小丫头,对不起!对不起!”还是喊一个小丫头。这个东西他习惯成了,习气还在,虽然心里烦恼是没有了,看不起,骄慢心都没有,可是这个习气呢,喊惯了,还是小丫头。这就是说阿罗汉习气还有。

“一切种冥”讲完了。“灭”后头讲,先把“诸冥”再讲一下。

诸冥者是染污无知。诸谓诸境,即四谛修道,五部境也。五部非一,故名诸境。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。以此烦恼,覆障诸境,故说为冥。染污无知,无明为体。烦恼不净,名为染污。于境不悟,故曰无知。无知即染污,名染污无知,持业释也。

诸冥者是染污无知”,这个无知是染污的,就是属于烦恼的。什么叫“诸”?“诸境”,有很多的境。什么境?“四谛修道,五部境也”,四谛,苦、集、灭、道四部,加一个修道五部,一共是五部境,观的境,是五部。这五部境,不是一个部,叫“诸”,诸是多数了。这五部境——“冥”,不知道,胡涂,迷了。见道的烦恼,修道的烦恼障住了——烦恼障。

以此烦恼,覆障诸境”,这些烦恼把这个境盖住了。本来我们说世间是苦,是不净,我们这个烦恼把它盖住了,不净的当作净,苦的当作乐,无常当作常,这些就是常乐我净了。本来是没有主宰的,认为我可以作主宰的。秦始皇要做一万世的皇帝,这个做不到的,你这个东西要因缘和合嘛,才成功了。你好容易六国被你并吞了,这是过去的福报,也是当时的环境所造成的。那你说你自己要来一个一万世地做下去,那没有那么容易了。第二世就完蛋了。所以这个我是没有的,自在是没有的,但是因为这些烦恼在的时候,就把这些道理都盖掉了,认为是自己可以做主宰的,所以叫“冥”。“覆障诸境”,见道的五部境。苦就是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盖住了;集的因、集、生、缘也盖住了;修道的烦恼也把修道的境盖住了,分了五部。这五部境把它盖住了,搞不清楚了,迷了,叫冥。这个本身是烦恼了,所以说染污的。

染污无知,无明为体”,它本身就是无明,这个无明当然是总的来说,因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是无明。无明里边,其它的烦恼当然包在里边了,举一个总的。烦恼是不干净的,叫染污,“于境不悟”,对那些五部境不能正确地了解,叫无知。下边书不要看,这个染污无知是什么释?持业释。染污本身是体,染污的,无知,它的作用,对境不能悟解,染污就是无知,一个东西,染污无知,持业释。这个自己碰到这些书的时候,把下边盖了,不要看,自己猜猜看,对了,你掌握了;不对,还没学好,还要再好好地仔细学一下。无知,就是染污,叫染污无知,持业释也。

颂言灭者,灭有二灭:一择灭,二非择灭。一切种冥灭,是非择灭。由佛世尊断一切种冥,证不生法,故名非择灭。此言证者,是不染无知胜缘阙位,得非择灭,名为证也。由断此冥,获一切智,能知一切种类法,故智德圆满。诸冥灭者,即是择灭。由佛世尊断烦恼冥,证不生法,名为择灭,断德圆满故。颂灭字通二灭也。智德是佛身中智慧为体,断德是佛所证择灭为体;灭名为断,由断显故。

诸冥,一切种冥讲好了。怎么灭呢?灭有二个灭,一种择灭,一种非择灭。

一切种冥灭是用非择灭来灭的。怎么灭呢?“由佛世尊,断一切种冥,证不生法”,这个不生法就叫非择法。佛把一切种冥断掉了,把那些无知断掉之后,当然证到一个无为法了。这个无为法,证到的什么呢?就是非择灭。他断了一切种冥之后,证到一个不生法,就是无为的不生法,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,这个不生,就是无为法了,叫非择灭,那这个非择灭证到了,那些不染无知再也不会生出来了,所以叫非择灭。

什么叫证?“此言证者,是不染无知胜缘阙位”,这个证什么意思呢?不染无知就是一切种冥,“胜缘阙位”,它要生起来,决定有个殊胜的缘。这个重要的缘——要生起它的缘没有,这个缘缺掉了,就生不出来了。我们说要生,一定要因缘,因缘没有了,你怎么生?所以说这就叫非择灭。这个非择灭,不是灭掉它的,是缘不够,不生,这个叫“证”。这样子情况之下,叫证一个不生法。这个冥断了之后,就得一切智。“获一切智,能知一切种类法,故智德圆满”,你证到了一切智之后,什么法都清清楚楚的、一点不差的知道,现量的知道,叫智德圆满。佛的功德里有三个,一个是智慧的功德圆满,就是一切种冥灭掉了。

这里我们再把非择灭讲一下,就是说一切法生起来,它应当有因缘具足就生一个果法了。但是你把它的重要的缘抽掉了,它就不能生了。假使我们说打仗来打比喻,你要打仗,你要是硬 把它打下来的,这是择灭,就是把它灭掉的。如果你把它里边的封锁了,粮也没有了,水也没有了,打不起了,他自己投降了,那就是非择灭。他自己打仗的因缘不够了,打仗要有弹药、粮食,把那些都给你断掉了,不能打了,打的缘没有了,它就是灭掉了,这个灭掉叫非择灭。不费一兵一枪之力,直接拿到了,这个是不要打的。非择灭就是说它生的缘没有了。这个不染无知的生的缘没有了,它就不能生了。怎么样子叫生的缘没有呢?我们说佛,在没有成佛之前,他的身体、身心是可以产生不染无知的,但是到了菩提树下证了正觉之后,这个身体改变了,改变了之后,不染无知托不上来了,从他这个身上生不起来了,叫胜缘阙位。胜缘——就是重要的因缘,生起不染无知的因缘,在佛的身上是没有了。佛身上就不能再生不染无知了,所以说这个智德圆满。

第二个烦恼的断,“诸冥灭者”,这些烦恼,就是染污无知,它怎么灭呢?这个灭的方式不一样,是打仗硬打下来的——择灭,把它一个一个消灭,这个烦恼吃掉它,那个烦恼灭掉它。“由佛世尊,断烦恼冥,证不生法”,把烦恼断掉了,这个共二乘的,二乘也有,阿罗汉也有。“证不生法”,证到一个无为法。这个叫择灭,择而灭之,这个是断德圆满。一个是智德圆满,一个是断德圆满。

故“颂灭字”,颂里边这个“灭”,这个字,二次用的,“通二灭也”。 一个是一切种冥灭,一个是诸冥灭。

智德是佛身中智慧为体”,智德是什么法呢?佛身上的智慧是它的体。“断德是佛所证择灭为体”,这里就,既然是择灭为体,怎么叫断德呢?“灭名为断,由断显故”,灭,这个本来是灭德,是择灭的功德,怎么叫断德呢?灭叫断,因为这个灭由断才显出来的,没有断的话,这个灭得不到的。这个断德是什么释?持业释?还有呢?我先问这个,“灭叫断,这个什么释?”这是有财释了。所以断德,从“断德”两个字,断了的德,依主释,不是持业释。断所显的德,这个可以讲。一个呢择灭就是那个德,断本身不是择灭,是断所显的择灭,那有财释了。所以断德里边有几个意思。一个灭叫断,这是有财释,由断才显灭的。那么断德两个连起来,又是另外一个释。

上边一个是智德圆满,一个是断德圆满。哦,我想起来了,好像是演培法师把这两个,他有他的看法,认为是好像佛的功德不共二乘,他的断德,不能是断烦恼为止,应该把习气也断了17。实际上这个智德就不共于二乘,断德虽然共,智德不共,还是佛的功德超胜于二乘,这个没啥大关系,根据文字的意思看,还是这样子讲好。我们相信玄奘法师的弟子,圆晖法师,他的三传弟子,有传承的,所以还是根据这个讲好一些。

拔众生出生死泥者,叹利他德也。一切众生,于生死泥,沦没无救。世尊哀愍,随授所应正法教手,拔济令出。此是恩德,大悲为体。言众生者,有众多生死故也。言泥者,有漏业、烦恼、异熟果为体。烦恼如水,业、异熟如土,由此相参,成生死泥。

拔众生出生死泥”,这是赞叹利他的功德。一个是自利的功德讲完了,下边是利他的功德了。“一切众生,于生死泥,沦没无救”。“生死泥”,我们说红军长征的时候 ,经过沼泽,一个大的泥浆的一个地方,那地方是不能进去的,一进去就陷下去了,越挣扎越陷越深,结果什么都盖掉了,那是一个大沼泽,很危险的地带。这个生死泥也就是这样子的,看看是泥巴,但是不能踩上去,一踩上去的话,越踩越深,越踩越深,你想拔,越是用气力想拔出来,越是陷得更深一些,糟糕,这个生死泥是不得了的。“于生死泥,沦没无救”在里边淹没了,没人救你啊,怎么办呢?

世尊哀愍,随授所应正法教手,拔济令出”,这是恩德,也就是悲德。“大悲为体”,这个恩德是大悲为体,有的地方就是断、智、悲德三个德。恩德、悲德是一个东西,它本身就是大悲为体,从众生份上说是恩,从佛的本份上说是悲。众生在生死泥中,沦没无救,怎么办呢?佛就拿个手去救他,是不是拿个手就救出来了?我们说《法华经》里边,火宅——一个长者的大旧宅子烧起火来了,长者是不是把他的孩子抱出去呢?没有啊。他要挣扎的,挣扎的时候,他要掉下来,掉下来他还是烧死。所以要把他自觉地,佛教都是要自觉的,不能用勉强的手段强迫你,把你拉出去,这个没有办法的,一定要你自己要走了,这个才走得掉,他就想办法了。门口有牛车、鹿车、还有羊车,这三个车都很好玩,你们赶紧到外面去玩去,哦!大家就一股儿都跑出去了,他自己跑掉了,出了三界了。你自己没有这个意乐心,不想出去,佛也没有办法。如果佛有办法,我们不想修行,佛有办法给我们出离的话,那世间上没有众生了。一个佛就可以把一切众生都救完了,无量无边的世界,无量无数的佛,早就把一切众生度得光光的了,还有什么众生、苦恼、地狱,早就没有了。那是不可能的。你自己没有觉悟,自己不想出离,用什么人也救你不了。

这个手,救你的手是什么呢?“正法教手”。从这个里面我们看到,眞正教化众生——正法。神通也好、什么也好、算命也好,那都是等而下之,甚至于冒充的、骗骗人的事情都有。辟支佛是显通,他的说法,就是显个通,好了,那下边没有了,那么人家起个信心,就完了。如何出离?他是方法没有。所以眞正的佛教,是正法为体,教证二法。所以说,现在的的人就是迷惑于神通,只要你神通大,管你什么法,都会相信。这样子很危险性。我们说重点是法,当然有法有通更好;有法无通,保险;如果你有通无法,糟糕,它不是正法。什么青海无上师了,什么什么的呀,那你跟他跑吧,那就邪魔外道去了。

随授所应正法教手,拔济令出”,所以说眞正把我们从生死泥拔出那个手是正法,“此是恩德,大悲为体”

众生,我们以前考过的。什么叫众生?“有众多生死故也”。如果你说众缘所生的叫众生,无情也是众生,所以说这个众多生死叫众生。所以众生,我们强调的是有情,有情就是有众多生死的。一定要用这个解释,不能“众缘所生”。当然,众生也是众缘所生,但是这个无情也不是众缘所生吗?一棵树长出来了,不是有很多因缘吗?种子、阳光、雨露啊等等,还要人去培植啊,那个众缘所生的,那是不是众生?所以这个地方,学法相的人就要严格地给你肯定下来了,你不能说“众缘所生叫众生”,哦对,一个红杠子一杠就对了,在我们这里不对,你错了,这是“众多生死的叫众生”。

这个“”有考究,“有漏业、烦恼、异熟果为体”,就是业、惑、果三个东西,我们讲十二因缘就是这三个东西。这个泥巴是什么东西掺起来的呢?就是有漏业、烦恼、异熟果为体。 这里边,“烦恼如水”,业跟异熟是土,水跟土一混成了泥,单是干土不粘人的,干土你最多整个身上搞点灰,没有陷下去不会粘住,把你抓得紧紧的,不会。加了水就不行了,水跟泥土一掺的话 ,那就是不但是软火巴火巴的,还是有粘性的,把你粘在里边动弹不得。“由此相参,成生死泥”,由烦恼加上业跟果,生死泥就成功了。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了,这个生死泥的成分,三个东西:烦恼、业、异熟果。中间重点是烦恼——水,如果没有水的话,这个泥是干泥,危险性还不大。加了水之后,粘的、火巴的、软的,陷没的特征都出现了。要知道,单是有业,没烦恼可以不感果。但是即使业都受完了,烦恼没有断的话,还会造业,生死根本没断。重点是烦恼。

所以修行的人,下手是断烦恼。 当然业障要忏悔,不忏悔业障,把你什么修行的机缘都障住了。有些人,很多障来了,他又不知道,怪客观,这没有办法啊。什么叫没有办法?你障来了,你就要认识,业障,内障、外障,你是烦恼障,还是业障?业障就修忏悔法,金刚萨埵,不是教你了?你不修!那么烦恼来了,自己要镜子照,这是烦恼,不要跟它跑了,学佛就是学这些。如果你学了半天,自己毫无主宰,烦恼一牵就走的话,学它干啥?最多是学了个嘴巴的法师,到处宣扬,拿点红包、登登报,出名了,结果,哪里去呢?“地狱门前僧道多”。还不是搞这一类去了?所以我们学法的目的要端正,就是要自利利他,自利的条件下,才能利他,自己还利不了,怎么利他呢?所以这些东西都要好好地考虑考虑。

丙二 指德归敬

敬礼如是如理师者,指德归敬。稽首接足,故称敬礼。诸有具前自他利德,故云如是;即如是者,指前三德也。如理师者显利他德,益物为胜,故别标敬。由佛世尊能方便说如理正教,拔济众生,名如理师。上来归敬序竟。

敬礼如是如理师者 ”“者”,就是前面序文里边“颂则再牒而方释”,一个颂,前面已经讲了,“诸一切种诸冥灭”。颂已经写好了,但是解释的时候,“再牒”,再引一次,“敬礼如是如理师”,前面引过了,这里要讲这句话,再引一次。“指德归敬”,是这样的功德的人我才归敬他,我们敬礼的是什么人呢?这样子的如理师,就是具足前面智德、断德、悲德的这样人,我们才归敬他。

稽首接足,故称敬礼”, 把你的头来接他的足,那是最恭敬的礼,自己最尊贵的是头,而对方最低下的是脚,把自己的头挨到他的脚上去,那是恭敬的极点了,“故称敬礼”,这个就叫敬礼。那么这个一句一句讲了,先说“敬礼”,再说“如是”。“诸有具前自他利德”,有具足前面的自利、利他的功德的人,叫“如是”——这样子的师。“即如是者,指前三德也”,所以“如是”两字是指前面的智德、断德跟恩德。

如理师”是什么呢?“显利他德”,这是《俱舍论》——八千颂里边的话,如理师,它的解释是利他德,它引上来了。“益物为胜”,这个“物”也是指人了,指有情了,不是说东西。所以说“轨生物解”,不一定要轨生那个东西的解释,使我们产生那个东西的解,就叫物。 这个利他德,就是利益众生,是最超胜。利益众生,必定自己自利完成了。如果自利没有的话,也利不了众生,你发心再好,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,你利不了他。你说他人掉进河里去了,你要救他,你自己不会游水,不但没把他救起来,你自己也淹死了,这就是自己利不了,也利不了人。所以说眞正利他,必定自己有自利。

《现观》里边一开头就两句话,海公上师经常提,所以我们也记得很熟,?“坚稳之自行,及随顺炽然利他之教”,18先要有“坚”——坚定,“稳”——不动摇的,“自行”——自己的修行,叫自利。然后随顺利他,炽然利他,在见空性,得空性之前,随顺利他,随分随力地利他。不能一开始发菩提心,啪,什么都干起来了,这个不可能。你自己能力还没有,一个小麻雀翅膀还没长全毛,你说要飞到跟大鹏鸟,飞上天上万丈的高空去,飞上去,这个做梦了,妄想了,不行的。初发心菩萨,登地以前,随顺利他,该做的事情要做,过分的事情,像我们经常有说的,割截身体,断指燃臂等,这不是地前菩萨做的事情,你做了,不但是你自己受不了,人家看了,残酷,感到要退信心。

我们在唐朝,为什么唐武宗要灭法?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,当然一些信道教的对佛法是仇恨的,尽量地抽空子要消灭佛法,但是佛法那个时候太盛了,太盛了下边就会出毛病。据说唐朝时供养个舍利,是佛的眞的舍利,每一年要是从宫殿里拿出来,大街上巡逻一次,然后给大家供养礼拜了,然后拿回去。在这一次的法会的中间,满街的人挤满了,各式各样的人都有,都来看,瞻仰,烧香礼拜的人多得不得了。据说有个和尚,他自己燃灯来供养,他自己头上用棉花沾了油在头上烧,烧了。当时痛了,他摇摇晃晃的,痛好减轻点。有两个年轻人故意给他开玩笑:“哎,你供养很好,你不要动啊”,把他挟住,一动也不能动,“哇哇”,痛得不得了,大叫。弄得人家看了很残酷。所以说这样子搞,你是过分了,因为菩萨道,你没有证空性之前。证空性了,你烧好了,药王菩萨焚身,烧完了,他也无所谓的。你没证空性,你还是一个凡夫,你烧得痛了之后,就大喊大叫,这个人家看了你佛法干什么的了,这样子好像太残酷了。

所以说这个有分量的,这个菩萨戒就要讲这个东西,我们将来有这个打算,当然最近一段时间不可能,将来讲菩萨戒的时候,就是说,在某一程度上可以做,再过了这个暂时不要做的,到了登了地之后,证了空性以后再做的,这些都是一定的,随顺利他。一开始自己能力没有全的时候,发心固然要大,但做,要量力而行,根据菩萨戒的要求,怎么做?佛都给你分量的,该怎么做,不够不行,过份也不行。我们说布施,能不能把三衣一钵全部布施掉了,不行的。三衣一钵是比丘一定要自己要用的东西,不能布施的。还有妻子、儿女,父母不能布施的。这个我们菩萨戒都要慢慢地要讲。

炽然利他,要证到空性以后。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,都是空的,把头砍下来,跟砍一个树枝是一样无所谓,那时候,头目脑髓可以供养了,这个时候才能做那些。这个都有一定的分量的,不能随便做。要根据菩萨戒的要求,所以说菩萨戒要学,你如果眞的发了菩提心,要做菩萨的话,一定要跟了菩萨戒的来做,不要自己乱干,自己想了一套,我要利他,什么什么搞起来了,结果适得其反,可能起的效果不一定好,没有好的效果出来。

益物为胜”,既然是如理师,利他功德,就是包括自利的,因为没有自利,怎么利他呢?所以说如理师,实际上还是自利、利他都有。“标利他”,目的是利他,自利是为了利他的。我们为什么要自利啊?修那些功德啊?主要是将来利他的本钱,如果你没有本钱的话,你怎么利他呢?所以说利他必定要先自利,但是自利不是目的,自利是为利他服务的。有的人搞错了,自利了,自了汉,什么利他的事情不干,只要自己有利的拼命做,这个不对的。那么你说一味利他,自己不要利了,基本功不要了,我只要利他好了。你利不来,你好心做坏事,你心是好心,想利他,结果你利不来,你自己不利,对他也不利。所以这两个极端都不能做。“如理师”,重点是利他,实际上包括自利。

由佛世尊能方便说如理正教,拔济众生,名如理师”,(09B)这是利他方面说了。如理师,就是佛,能够各式各样的方便说如理的正教,来救众生。这个我们就很明确的看到,眞正救众生的——正教,这个叫如理师。

以上归敬序讲完了。这里我们有个问题,一般的归敬序,归敬三宝,这里是归敬佛宝,那么僧宝、法宝有没有呢?也可以包进去19。这个论重点是归敬佛的三德:智德、断德、恩德是佛的三个功德,这是归敬佛的。智德当然是佛特有的。但是我们说这个断德,就是证到的涅盘的果,不是前面说了,“择灭名断,由断显故”。既然归敬断德,也就是择灭的法宝,这个功德也在归敬之中,所以说也是有归敬法宝的。僧宝,佛固然是“拔众生出生死泥” ,一切的菩萨,乃至凡夫的僧,也都在做这个事情,就是做的有圆满的,有少分的,“拔众生出生死泥”,广泛地说,也包含僧宝。所以说这个归敬颂,狭义地说是归敬佛的三德。广义地说,也归敬三宝,都在里边。所以说这个归敬颂,可以说归敬佛——如理师,也可以说三宝都在里边,这样子作了归敬之后,得了加持,然后就是要说论了。

乙二 发起序

对法藏论我当说者,是发起序为发起论端故也。教诫学徒,故称为论。教是教授,令人修善;诫是诫勖,令人断恶。断恶修善,故名教诫。其对法藏,邻次当辨。我当说者,五蕴假者,目之为我;当说之言,简已正说。

对法藏论我当说”,“对法藏论”——《俱舍论》,我就要说了,这是“发起序”,发起造论的序。“为发起论端故也”,眞正要写论了,开个端,就是“对法藏论我当说”,说了之后,下边就要说对法藏论了。

什么叫论?这个我们以前好像考过,出过题,这里明确地跟你说了。“教诫学徒,故称为论”,什么叫教诫?“教是教授,令人修善,诫是诫勖,令人断恶,断恶修善,故名教诫”。这样子的作用的叫论。“其对法藏,邻次当辨”,发起序说了之后,那就要说对法藏论了。“邻次”,就是挨着就要说了。

它这个解释确实讲得仔细,所以这本书我感到非常之圆满的。对法藏论,就是《俱舍论》,“我当说”,这个“我”是什么?五蕴的假安立的我。不要说眞的有个我,那不是成了非佛教了?我们学过《印度佛教分期略说》,十二因缘(我们前面讲过了,学这里就容易了),“无我唯诸蕴”,十二支流转,只是五蕴在流转,没有一个我的,这里说“我”呢,是假安立的我,是法假。法假的我就是什么呢?五蕴假安立的。“目之为我”,实际上是五蕴,五蕴里边假安立的这么一个我。“当说”这个话怎么说?“简已正说”,“简”就是简别,不是“已说”,不是已经讲了,也不是“正说”,不是说现在正在讲,是“当说”——马上就要讲。这个解释就是透了。每一个字都交代了。

今天我们讲了一个归敬颂跟发起颂里边讲的文,当然比较复杂一点,简单一点看表:“诸”,什么意思?“一切种冥”什么意思?“诸冥”什么意思?“冥”什么意思?“灭”什么意思?全部根据这个文来的,就是写一个表,醒目一点,看起来容易点,能够直接看了文懂的,表看不看都没什么关系。这个文看了,眼睛花了,头痛了,那么看看表,帮你简单一些,把条理理得清楚一点,那么容易帮助你懂。今天重点就是这个颂了。我们每天有个重点,昨天的重点,阿毗达磨的问题已经过了,如果还有不清楚赶快把它弄完。今天重点是归敬颂、发起颂,主要是归敬颂:“诸一切种诸冥灭,拔众生出生死泥,敬礼如是如理师”。好,今天讲这里。



打印  |  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