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首页 >> 因明学院

因明学院


因明学辞典----印度因明著作 2

[ 发布时间:2015-02-04 | 浏览:3912次 ]

《数论经》 印度数论派哲学经典。托名创始人迦毗罗而著,实际成书约1415世纪。共六卷五百六十二颂。前三卷叙述数论一般原理,自性与神我相结合的二十五谛说;第四卷论修行;第五卷是对其他学派的驳斥;第六卷再强调前各卷的重点。受到吠檀多派哲学的影响,认为神我即是大神自在天(亦称梵天),它是自性的质料因和动力因。构成原初物质的三德被解释为伦理学的三种范畴,即喜德、忧德、 德,使古典二元论的数论完全转向有神论和唯心论,成为后期数论派的代表作。

《数论颂》 古典数论派哲学代表作。印度自在黑著。是目前保存的最早和最系统的著作。共七十二颂。内容包括研究数论的目的,世界构成和演变论,认识论,因中有果论,三德说,神我和自性的关系,轮回与解脱,修行的道路、方法和成就,论师的传承关系等。基本思想持二元论世界观,认为神我和自性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,当构成自性的三种成分三德失去平衡发生变异时,神我只起关照作用,神我与自性犹如跛子与盲人之间合作的关系。并提出布施、闻道、觉知二十五谛即可达到解脱的目的。有多种注疏,重要的有真谛的译注本《金七十论》以及《乔萘波陀注》、筏遮塞波底·弥室罗的注释本《明谛论》。

《金七十论》 《数论颂》的中文译注本。据传由在中国的印度僧人真谛根据自在黑所著《数论颂》和在350年流行于印度的《摩吒罗注》(已失传)翻译而成。印度数论派哲学经典。全书共七十二颂。分别为总说:研究数论的目的,二十五谛概说:认识的方法,八不可见;对佛教胜论的反驳,因中有果说,三德说,自性存在的证明,神我及其作用,神我与自性的关系,自性与神我相结合演化为现象世界,统觉,我慢(自我意识)及其分类,五知根(五感觉器官)及五作根(五行动器官),心根,五知根,五作根的职能,风,内作具(内部作用器官)及其作具(外部作用器官)的职能,五唯(五细微原素)与五大(五粗大原素),细身及轮转,细身的三种存在(三有)与轮转,解脱与离欲,统觉的五十分,修行的道路、方法和成就,轮回前后的各种状态,自性(原初物质)的解脱,神我在解脱中和解脱后的状态,数论师的传承关系。后由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转译为法文,并由印度学者夏斯特里倒译为梵文。

遮罗迦 大月氏贵霜王国迦腻色迦王时代的名医。认为医生应该懂得一些论议的原则(逻辑、知识论和论辩术),所以在论述医理时设立专章阐发论议的原则,这就是《遮罗迦全集》中的第三编第八章。此章论述的论议原则包含44目:1论议;2实;3德、4业;5同;6异;7和合;8宗;9立量;10反立量;11因;12喻;13合;14结;15答破;16宗义;17语言;18现量;19比量;20传承量;21譬喻两;22疑惑;23动机;24不确定;25欲知;26决断;27义准量;28随生量;29所难诘;30无难诘;31诘问;32反诘问;33语失;34语善;35诡辩;36非因;37过时;38显过;39反驳;40坏宗;41认容;42异因;43异义;44负处。从这44目可以看出,逻辑、知识论和论辩术在当时已经初具规模,遮罗迦当时最早予以整理总结的学者,当然其中亦可能包含了遮罗迦本人的一些创见。在此之前,印度逻辑从萌生到初具规模经历了漫长的时期,但并没有产生反映这种逻辑的理论著作,因此遮罗迦将当时的逻辑学说(也间杂着知识论和论辩术)加以总结阐发,是极具重要意义的。他所阐发的论议原则,与可能稍后产生的《方便心论》所阐述的逻辑学说,基本上属于同一体系,有时连论列也相同。

《遮落迦本集》 古印度内科学医书,遮罗迦著。

《正理经》 印度正理派哲学经典。相传由足目著。成书约在34世纪。全书分五卷五百三十八颂。主要内容是:第一卷十六谛义,亦称十六句义。第二卷疑惑(对于事物确切性质的矛盾判断、四量(认识事物的方法,指现两、比量、比喻量、圣言量);第三卷自我(灵魂)、身、根、觉、心;第四卷勤勇、轮回、业报、苦、解脱、似(谬误)、全与分(全体与部分);第五卷倒难(错误的非难)、堕负(失败的原因)。中心思想是探求知识来源,总结辩论方术,提出推论的五段式,并坚持与胜论相似的多元极微说和实在论的世界观。对印度因明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。后有多种注疏。最早的释本是富差耶那的《正理经疏》,此后有乌地阿塔克拉的《正理经释论疏》,筏遮塞波底·弥室罗的《正理释论疏论》,阿难跋陀的《思择集论》,该书为印度近代正理学说纲要。

《胜论经》 相传由迦那陀著。成书约50150年。共十卷三百七十颂。古代印度胜论派哲学经典。第一卷通论五句义(实、德、业、同、异)。第二三卷阐明实句义(即诸法体相、为德、业的基础,共有九实)。第四卷论极微及其性质。第五卷阐述业句义(即实体的运动形态、合离之原因,它依附实体、无属性,共分五业)。第六卷论法与非法,不可见力的规律。第七卷杂说德句义(即实体的属性、共有二十四德)、极微、我及和合句义(即实、德、业、结合而不分离的观念之原因)。第八、九卷论述现量(感觉)和比量(推理)。第十卷论多种范畴并涉及因中无果论。注疏本以钵罗奢思多波陀所著《摄句义法论》最为重要。

《弥曼差经》 声论派早期经典。为其创始人 弥尼著,但加入了后人观点。现据摩陀婆(十四世纪)所列,共分十二篇60章。第一篇:认识论。论述认识的来源基于对法(祭祀、人的道德职责)的遵行,这是讲哲学的部分;第二篇:祭仪的形式。论述各种祭仪的主要和次要形式,进一步阐述上篇所论认识的来源或方法,并驳斥其他教派对这一问题的观点;第三篇:天启经典。论述吠陀的特质,讨论天启经典与传承经典发生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;第四篇:仪式之间的相互影响,论述主祭与副祭的关系;第五篇:天启经典的顺序。论述吠陀赞歌的顺序以及与此相应的各种仪式的顺序;第六篇:行祭的条件。阐述祭祀者、祭官的资格与义务,供物的内容与分类;第七篇:祭仪互相引用的方法。如吠陀没有明文规定时,可采用其他祭式,列举其他祭式的名称和特征;第八篇:引用的根据。第九篇:引用赞歌的方法。阐述在祭仪中如何应用祭词和赞歌;第十篇:祭式的废止。论述在某种场合时祭式应废弃,在某种场合下应该举行;第十一篇:祭仪根本原理说明;第十二篇:特殊的祭祀行法。阐述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举行祭祀的仪式。崇奉祭祀万能,认为祭祀本身具有一种“无前”(新得力)的力量,可产生果报。并提出知识有真、误两种,要证明真、误有六种方法,即现量、比量、比喻量、义准量、圣言量、无体量。论述注重逻辑推理。此后有多种注疏。

《瑜珈经》 相传为瑜珈派创始人波丹利著。瑜珈派最系统理论的集中阐述。现存《瑜珈经》包含了后人追加的成分,约在公元300500年间定型。共194个简短的经,分四章,第一章为三昧章,讲述三昧的性质、类别和目的;第二为方法章,讲述入定的方法和手段;第三为超自然力章(神通),讲述修持所获得神通及其种类;第四为独存章,讲述修持最终获得的目的——解脱。

《吠檀多经》亦称《梵经》、《广博经》。相传跋达罗衍那著,约成书于公元25世纪。共四编十六章五百五十五颂。印度吠檀多派哲学经典。第一编阐述“奥义书”中关于梵、我、原初物质、神和元素等概念;第二编对数论、胜论、佛教、耆那教、兽主派和薄迦梵派等学说作了反驳;第三编论述宇宙和自我的发展、梵与我的关系、人的认识根源,驳斥顺世论关于灵魂是肉属性的学说;第四编论述业、解脱和修行,认为亲证“梵我同一”是解脱的主要途径。该书指出梵是宇宙精神,世界最高的主宰,是无限、无所不在、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;我是个体灵魂,由梵的一部分演化而成,梵与我在本质上相同,只是在形式上不同,被称为不一不异论。这些思想均成为吠檀多派的理论依据。后有多种注疏,并因对《梵经》理解不同,而在吠檀多派内部分多种派别。



打印  |  关闭